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安昌古鎮景點

安昌古鎮景點

日期:2016/12/16 20:26:06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三三兩兩的臨河浣衣,隔河只言片語相聊中夾雜幾聲棒槌清脆的敲擊,夏日的安昌,就在不緊不慢的婦人搗衣聲與男人卸店鋪門板聲中慢慢蘇醒。

老台門

安昌早時民房多建於臨河朝南,非常有地域特色。石庫台門古樸莊重,多有2至5進房屋,間隔名堂。古鎮現存台門有明末清初建的方家台門、房源台門,清代建的義和台門、隆盛堂、寶樹堂、敦誠堂等。紹興的發展很快,而安昌的老台門卻是老紹興建築中的傑出代表。

三裡老街

在古鎮的中心,這裡店鋪林立,兩廊相連,走著成群的“氈帽”,飄著社戲的曲調。別具特色的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古老小巧的石橋,座座造型各異的石橋下穿梭著烏篷船,使得安昌的老紹興味十足。





江南小鎮特有的街廊,能為沿街商販擋風遮雨,而頗具特點的各種商鋪還保留著最原始的狀態。


安昌民俗風情館(寶樹堂)

民俗館依托於“走馬樓”式的寶樹堂,辟展室十五個,給游客獻上了昔日的生活風味和歷史文化的回顧。

師爺館(斯干堂)

進門迎面而來的是尊雕像,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位正在昂首趕路、為衣食奔走的師爺形象。師爺館原本就是本地一所師爺的宅院,這座從外表看來極為普通的宅院,布局卻是曲折幽深,門套門,窗套窗,結構復雜,不禁讓人感到主人的城府之深、心計之多。師爺又被稱作幕友、幕客、幕僚,是明清時代地方主官聘請的輔助自己處理公務的人員,師爺佐治這一特殊的政治現象在中國存在了大約三百年。紹興秀才眾多,為了擺脫貧窮,許多人選擇做師爺,這是紹興產師爺的主要原因。

城隍殿

殿在鎮的老街東端,建於明代晚期。殿宇寬敞,前後三進,建築雄偉,飛檐翹角,氣勢恢宏。

仁昌醬園

創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紹興百年老店。醬制品有紹興特色,可與酒齊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