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鎮的歷史
日期:2016/12/14 18:38:32   編輯:古代建築史表面看來將安昌的歷史一育追本窮源到傳說中的大禹時代,似乎有些勉強。因為4000多年前雖經海進與海退的反復輪回,“海水離開南部丘陵山邃向北退去”.海面逐漸下降,“全新世時還是一片淺海的會稽山地以北(大致相當於今山會平原)隨之涸出,並“一直基本處於今天的高度上,中問短期小幅波動不會超過2米爹但仍展遭潮水倒惡、山洪暴發之害水患頻仍一片沼澤。囚卷轉蟲海進遷徙至會稽、四明山地的人類尚在原地活動,“人民山居”,“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很明顯此時的安昌僅作為會稽山地以北淺海沼澤地的一部分,既無人類的活動,更缺乏文字資料,從歷史學的角度進行研究,既無可能,也沒必要。局限於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當時\類的活動憲全依賴生產和生活的自然環境,而裹現為對育接影響生產和生活的自然環境的執著崇拜。面對這片水泛頻仍的淺海沼澤地,人們夢寐以求出現神化了的英雄,整治滔滔洪水,讓重回故土的願望馬上變成現實。“越族居民在會稽、四明山地的山麓沖積扇頂端,俯視這片茫茫大海,面對著這塊他們祖輩相傳的、如今已經為洪水所弄噬的故土,當然不勝感慨。他們幻想和期待著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神明,能驅走這滔滔洪水,讓他們口到這塊廣裹、平坦、富庶、美麗的平原上,於是,大禹的傳說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