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春到古城——壽縣城市建設側記

春到古城——壽縣城市建設側記

日期:2016/12/14 9:40:5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古城新貌

    壽縣是國務院1986年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帶給我們無盡的遐想和憧憬。這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文化的發祥地, “淝水之戰”的古戰場。壽縣的歷史使我們驕傲,可這座古城歷經滄桑,也有過興衰更迭。過去受水患頻繁、交通閉塞以及文物遺址保護等諸多因素影響,壽縣城市建設一度受到制約,十幾萬人至今蝸居在3.65平方公裡的古城內,造成文物保護難、旅游發展難、基礎設施建設難,人滿為患,舉步維艱。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舉全縣之力,建設新城、保護古城、提升名城,提出“三年見效,五年改貌,十年起跳”的奮斗目標,聘請同濟大學、北京土人等相關設計單位,對《壽縣城市總體規劃》、《壽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壽縣旅游規劃》等五個重點規劃進行修編,規劃新城區建設面積為30平方公裡,到2020年達到30萬人。從2008年起,以城南新區建設為突破口,由縣委書記親自掛帥,成立城建總指揮部,下設8個征地搬遷安置指揮部和23個重點工程建設指揮部,組織縣直92家單位全程參與,壽春鎮、八公山鄉和壽西湖農場全力以赴,全面實施城市建設“五大工程”,即:道路暢通工程、名城提升工程、生態保護工程、居民安置工程、機關出城工程,累計投入近百億元,實施重點工程89項;“一城四區”城市框架已經形成,即:“一城”即壽縣縣城,“四區”即:城南新區、城北風景區、古城商貿旅游區、城西工業園區。
    城南新區,以興修城南防洪圈堤為第一戰役,為新城區安心定神搞建設築牢屏障。城南新區規劃包括“一心、三軸、六片”:“一心”即新城中心,位於楚都大道兩側;“三軸”,即楚都大道公共服務設施軸,賓陽大道公共服務設施軸,壽春南路新老城區聯系軸;“六片”,即中心片區、四個居住片區和一個綜合市場物流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