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周莊位於武漢市洪山區左嶺鎮钴鉧山之陽,嚴家湖之西。始建於元末明初,村名以先祖“莊周”的姓名置位而來。
周莊村村域面積6600余畝,包括耕地2485畝、水面945畝、山林300畝,總人口7647人。全村共有10個自然村,其中周莊古村人口占全村總數五分之一,自然資源占全村總數四分之一。境內有以山形似熨斗而得名的钴鉧山,有源遠流長的蘭港,有明代古峰寺和砂石拱橋的遺跡;武黃一級公路和左廟三級公路從村域中縱橫穿過,交通極為便捷。
周莊古村以舊時科舉考試考中率高而聞名於世。據嚴氏宗譜記載,自明初至清末,古村共有220余名讀書人考中秀才、舉人和進士。其中,明朝舉人、直隸知縣嚴君化主持修建的古峰寺,清朝進士嚴翼王寫作的《钴鉧山記》,還被刊載在《武昌縣志》上;莊中的官廳和進士第比比皆是,現還有明代以“大學”命名的學館和供讀書人焚燒字紙的塔形“字藏”的遺存。解放後,又以高考狀元村馳名鄉裡,這些畢業生大都成為科技文化精英,僅在國家科學院和設計院工作的就有五人。
周莊古村讀書的人多,愛好古籍字畫的也多,由此衍生了一個特殊的傳家絕活——裝裱字畫。現有十幾位藝匠在武漢、廣州等地的省、市博物館裝裱修復古字畫和古本善本書籍。
周莊村的另一大文化傳統是演戲。解放前經常請各類戲班子到莊中的古戲台演戲,解放後自己成立村劇團和文藝宣傳隊,排演傳統楚戲和現代楚戲,一年到頭鼓樂喧天。
一位考察過古村的村學先生賦詩一首,概括周莊古村的文化風貌:
武漢周莊六百春,禮樂詩書古風存。
大學字藏遺跡在,官廳學府舊時庭。
遍地花果出綠樹,蜿蜒碧水繞村行。
菜根布衣農家樂,一絲一縷總關情。
現環繞武漢周莊的桃樹林、日本香柚林、早蜜梨林計有360余畝,古、稀、特花卉苗木百余畝。
在今年桃花節期間,鎮、村干部群眾,相關市、區領導和專家學者,根據歷史和現實的有利條件,一致要求依托周莊古村的古建文化和書香文化,復建周莊古村;將在古村邊緣擴建的部分民居遷至土富灣周邊興建周莊古肆;興建古村東莊門和北莊門;將圍繞古村流過的2000余米的蘭港整修成一條花港;將古村後面坐山尾上的1500余米長的弧形大路嶺整修成一條花嶺;將嶺下的一條長1500余米的弧形大垅整修成一條花垅;復興本地的風土民俗文化,展現周莊古村歷史文化變遷的軌跡。傾力打造湖北旅游名村和魅力鄉村,以她青春靓麗的風姿接待四方游客,為武漢的山水園林城市建設增添一分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