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佛教道場30日在“六祖惠能頓悟之地”廣東懷集奠基,項目投資估算12億元人民幣,以“六祖禅宗”宗教場所為主體,配套建設禅宗文化展區。
懷集地處粵桂湘交匯處,據元本《壇經》中記載,1350年前五祖弘忍傳衣缽給弟子慧能,並為慧能躲避追殺贈言“遇懷則止,遇會則藏”。慧能,俗姓盧,廣東新州(今雲浮新興縣)人。22歲前,慧能以砍柴為生,後在湖北黃梅東禅寺拜弘忍大師為師,以禅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衣缽。
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稱,“遇懷則止,遇會則藏”的“懷”就是指廣東懷集縣,而“會”是指肇慶的四會市,慧能在當地化裝成平民,混跡於獵人行伍,白天與當地村民勞動,晚上在龜嘴巖面壁修禅15年,懷集成了中國最大的道場。
在該縣境內,有關六祖的民間故事傳說有50多則,紀念六祖的寺廟、亭台30多座,以佛教命名的地名、村寨近20處,並在六祖惠能弘法地韶關南華禅寺歷代僧尼名冊中,記載有6位懷集籍人士。當年慧能藏身的“上愛嶺的龜嘴巖”已改稱“六祖嶺”。
此次奠基的項目以“六祖禅宗”宗教場所為主體,配套建設禅宗文化展區等,包括六祖殿、大雄寶殿、禅宗博物館、國際會議中心、經文壇等大型建築,周邊設鐘鼓樓、方丈院、僧捨、客堂、禅林、齋堂、祖塔等。
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溫衛平稱,按照現代意義的六祖禅院主體理念,建成後將成為該省重要禅宗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