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築
日期:2016/12/15 2:05:12   編輯:古代建築史 大力提倡佛教的孔雀王朝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國力強大,經濟繁榮,這時期的佛教建築物主要是埋葬佛陀或聖徒骸骨的窣堵波(STUPA)和信徒們苦修的僧院。
窣堵坡
![]() |
桑契大窣堵波 |
半球形的建築物和世界各地許多最早期的墳墓型制一樣,脫胎於住宅。印度北方住宅是竹編而抹泥的,近於半球形。
最大的一個窣堵波在桑契,大約建於公元前250年。它的半球體直徑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圓形台基上,半球體是用磚砌成的,表面貼一層紅色砂石。頂上有正方的一圈石欄桿,圍著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著三層華蓋。
桑契大窣堵波四周有一圈石欄桿,每面正中設一個門,欄桿仿木結構,在立柱之間用插的方法橫排著三根石料。斷面呈橄榄形。門高10米,覆滿深浮雕,輪廊上裝飾圓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