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浏河古鎮近百年變遷史
日期:2016/12/14 18:39:32   編輯:古代建築史 “希望今天我捐獻的這些老照片能夠發揮更大作用,讓更多人更直觀地了解浏河古鎮的歷史變遷。”近日,家住太倉浏河古鎮濱河街28號的朱淑貞老人將自己珍藏的20余幅照片無償捐獻給了浏河老照片陳列室。這些老照片跨度超過90年,很多都是到目前為止所能看到的關於浏河最早的影像資料。有人曾勸老人把這些照片翻拍了再做捐贈,她卻表示,留下原件子女未必能保存好,還不如無償捐給政府部門,讓這些照片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如果需要,我手裡的老照片都可以捐贈出來。”莊超蔣文龍
古鎮上愛照相的“大小姐”
朱淑貞老人今年已經93歲,但依然精神矍铄,十分健談。她告訴記者,自己是蘇州出生,5歲到上海,9歲來到太倉浏河古鎮讀書,16歲逃難又回上海,24歲在上海結婚,婚後又回到浏河,除了在上海以及中間有三年隨丈夫一起在成都生活之外,一生中大部分歲月基本上都住在浏河。
“我的父親曾在外洋輪船廠工作,自己也開過店,後來在滬太車站上班。我的公公曾在浏河開過一家很大的米店。”朱淑貞說,由於家境富裕,她一度被古鎮許多人稱作“大小姐”。她的丈夫當時在成都一家大公司上班。他們倆有四個女兒和兩個兒子,目前大部分都在浏河、太倉生活,老伴75歲時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