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式古典園林禅境之恬然怡然,空靈虛無

中式古典園林禅境之恬然怡然,空靈虛無

日期:2016/12/14 22:02:27      編輯:古代建築史
禅,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禅之自然之心,人之自然之境。景觀追求禅之自然生態,是一種藝術再現。觀者能從“禅境”中獲得“妙在景外”的超然心得,因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亦在人的心中。

園林禅境之恬然怡然
中式設計園林景觀,獨具“神秘自在,隱匿絕俗”之韻味。古代文人,以寧靜恬淡,平常之心性去應付世間滄桑,追求內心恬靜,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以自我精神解脫為人生哲學,致使其審美體驗進入禅的空寂悠遠的層次,是我國古典園林景觀創造空靈超然之意境的基礎。


  “恬然怡然.碩然悠然,園人合一,冥視六合”,人與園林完全溶融一體,與園中的一切,花草樹木、飛鳥野獸、亭台樓閣完全相通、相融,而體現出微妙、精深的境界。如此生活在園林中的文人士大夫便獲得了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寄托與超越。

文人影響的古典園林在美學和情趣上處處透著禅的意趣,處處都可發現禅的痕跡。白居易的“人間有閒地,何必隱林丘”道破了這種禅意的人生情趣與中國古典園林的內在交集。

園林禅境之空靈虛無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說:“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約,鏡中之相,言有盡而意無窮。”因此,園林景物,取之於自然之山、水、石組織成景,寥寥幾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言”之感。

中式園林崇尚的‘無’之境界,既如中國畫的留白,有著“萬裡無雲萬裡天,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超脫意境。當然,中國書法藝術中的飛白、破筆、沙筆等所造成的虛勢,也正是恰到好處的表現了章法審美效果的精妙處。


  中式園林造景之美,若空谷幽蘭,似彼岸芳華的空靈隽永的迷離之美。虛實有無構成的對立統一結構,給觀賞者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從而產生了韻味無窮的意識體驗,這就形成了意境之美,而意境達到一種極致便是禅境。

意境和禅境渾然一體的中式設計古典園林,以“空寂”、“空靈”為韻味境界,诠釋著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髓與主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