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式文化之盤扣的種類及裝飾價值
日期:2016/12/14 22:02:17   編輯:古代建築史盤扣的作用演變
從盤扣的起源及發展歷史中不難看出,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盤扣最早是用一種被稱為“結纓”的兩根帶子系在一起,作為束衣功能的,直到明朝萬歷年問,盤扣才真正出現,作為聯結衣服的實用功能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中國盤扣的大量使用與廣泛運用,是在清朝之後開始的。
盤扣的種類
在材質上,我國傳統的服飾主要是以棉、麻、絲綢、皮毛等為主要材質,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制作,制成一件件樣式各異、顏色艷麗的服飾。幾千年來,我國傳統服飾的制作原料與材質一直都是如此,直到近代纖維原料的傳入。盤扣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傳統制作上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盤扣的材質與所制作服飾的材質是相同的。
盤扣的功能性與裝飾價值
人是活的,需要運動;而服裝是為人服務,所以盤扣最初的作用就是把衣服聯結起來,使其具有保暖、嚴謹的實用性。為保障其實用到,且考慮到人手的活動范圍很廣,從上到下、從前到後、從左到右都能夠觸及到,而人手一般的運動范圍都在前方,穿衣通常又是站立穿著,所以盤扣一般都被安放在服裝的前面的側面,最低不超過膝蓋以下。一套成功的服裝設計,不僅僅取決服裝形制的設計,其各部位的配件也很重要,有時候,一枚制作精良別致的盤扣,在聯結衣服的實用功能之外,還可以作為裝飾被運用到服裝設計中,使得服裝設計更加靈動,甚至會使一件好的作品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