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分析的組成(1)
日期:2016/12/14 22:50:57   編輯:古建築結構客戶接受程度
客戶接受度是個復雜的概念。出於簡化考慮,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客戶細分和決定客戶接受新產品的因素。有些因素會限制客戶對於新產品的適用,比如,新產品的使用幾率、客戶的成本—收益、使用風險、產品形象和供應商形象。
如果客戶沒有很多的機會去使用產品的創新之處,他就不會去購買。而當潛在客戶對於創新價值認可,在產品的引入階段,新品的價格如果很高,客戶得到的價值就十分有限。因此,在培育市場之初,必須選擇那些可以承受較高成本收益比率的客戶。
而如果產品未經充分的試驗或者有無法預知的“副作用”,亦會大大影響客戶對產品的使用興趣。此外,供應商的聲譽和形象——是否可以提供可靠、有效的售後服務也是一個影響的重要因素。
市場進入障礙
客戶已經准備好購買新產品,但是現存的系統使之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幾類常見的障礙值得注意:客戶的財力障礙(只適用於特定高端客戶)、政府管制(特定牌照申請導致的成本和時間)、政治障礙以及銷售渠道的不暢等等。
市場機遇在特定的外部市場環境下開始出現,甚至令高價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通常的幾種類型有:政府投資於特定的領域,需要新產品和服務;環境變化有利於新產品的使用(諸如戰爭、恐怖主義行為、疾病和經濟繁榮導致的需求);價值鏈上的某個區段本來成本高昂,但是存在著通過創新降低的機會(戴爾公司對分銷體系的否定,導致直銷模式的出現)。
因此,對於市場障礙和機遇的權衡需要建立在對市場環境和銷售渠道分析的基礎上。
競爭分析
產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為四個階段:產品引入、增長、成熟和衰退。新產品被引入市場後會占據領導地位,同時也必須擔負起消費者的任務。此時的重點應當是整個市場的培育,而不是市場份額的多少。
增長階段意味著模仿者的大量湧入。此時的重點在於市場份額,供應鏈管理和針對領導者的發展戰略。在進入成熟階段後,應當更加注重差異化帶來的價格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應當實現從功能為特征的競爭優勢轉向可靠性、親和力、客戶關系和品牌忠誠度建設。市場基礎的競爭更關注供應鏈的管理。包括可靠性、服務設施和價格競爭。
形象比較競爭則注重新產品中存在的優勢與劣勢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