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企業斷水斷電 保古鎮水源安全
日期:2016/12/16 17:48:19   編輯:古代建築這裡,企業走後變公園 龍雲沙片區一些企業隨便倒放工業和生活垃圾。龍雲沙總面積有3000多畝,清理完無牌無照企業後,將建文化休閒特色公園。昨天,環保局聯合監察局、法院、城管局、工商等部門對古鎮水源保護區內龍雲沙、岡南、古四村等工業區內的88家無牌無照企業予以斷水斷電。 南都記者 葉志文 攝
昨天,環保局聯合監察局、法院、城管局、工商等部門對古鎮水源保護區內龍雲沙、岡南片區和古四村的88家無牌無照企業進行斷水斷電強制處理,並要求這些企業在9月1日前自行搬遷撤離,逾期不完成的將強行拆除。據了解,此次行動覆蓋的水源保護區面積達到260多畝,其中包括一級和二級水保護區內的部分企業。
全市用水安全戰略要地
古鎮水廠就在外海大橋橋頭上游約1公裡處,吸水口則設在水廠對面的西江水道中。按照飲用水源保護規定,一級水源保護區是指古鎮水廠吸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500米范圍,即上游至荷塘大橋,下游至外海大橋。在荷塘大橋上,記者放眼望去,可見古鎮水道(西江的一個分岔口)兩岸,大小廠房星羅棋布、密密麻麻。
據環保部門介紹,經過早些年的治理,目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已經沒有電鍍廠、酸洗磷化廠、洗水廠等高污染的企業,剩下的大多是配件廠、木器廠、玻璃加工廠等。這些企業絕大部分都是無牌無照的,更未經過環保審批,其排放的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威脅依然很大。
古鎮飲用水源保護區是保障全市飲用水安全的“戰略要地”。據悉,中山飲用水源主要來自西江,其中包括了它的三條分支:西海水道、小榄水道、雞鴉水道,其中以西海水道的流量最大。西海水道流經中山的河段中,古鎮位於最上游的位置。在古鎮的下游,有橫欄、大湧、板芙、神灣等四個城區。其中,橫欄的稔益水廠、大湧的全祿水廠、神灣的南鎮水廠都是從西海水道取水,而且都是中山的主力水廠,擔負著向腹地鎮區輸送飲用水的任務。
據環保部門的估計,西海水道可影響到中山60%人口的飲水安全。而作為地處最上游的古鎮,其水源保護工作對全市的飲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拆除後龍雲沙將建休閒公園
昨天,環保局聯合監察局、法院、城管局、工商局,古鎮鎮政府,安監局、供電局對古鎮水源保護區內龍雲沙、岡南片區和古四村的88家無牌無照企業進行斷水斷電強制處理,並要求這些企業在9月1日前自行搬遷撤離,預期不完成的將強行拆除。按計劃,2012年前,將完成古鎮一、二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堤外違章建築的清理,涉及面積達到460多畝。
據了解,此次行動覆蓋的水源保護區面積達到260多畝,其中包括一級和二級水保護區內的部分企業。至此,古鎮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的堤外違章建築和無牌無照企業已經全部被停水停電或拆除。
據悉,幾年前,環保局和古鎮鎮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對古鎮飲用水源保護區的企業進行清理。去年四月份開始,環保部門曾多次組織聯合清查行動。按照既定的計劃,去年已經拆除了距離古鎮水廠最近的六坊村工業區內的二十多家企業,清理面積達到50多畝。此次行動屬於第二期,主要清理一級保護區內剩下的企業和部分二級保護區的企業。下一階段,有關部門還將繼續清理二級水源保護區內余下的企業,確保在2012年之前完成。
據了解,此次清查的區域內包括一個叫龍雲沙的小沙洲,總面積有3000多畝。古鎮鎮政府負責人介紹,此次清理完龍雲沙上無牌無照企業後,將在上面復綠,建起文化休閒特色公園,不再作工業用途,給古鎮人留一片“綠肺”。
現場探訪
為大企業開“綠色通道”
記者發現,保護區內個別大企業的搬遷時間比較晚,而且在目前還在繼續生產。在荷塘大橋橋頭,有一家叫大橋化工的大型工廠,它的搬遷期限是2012年,目前仍在正常生產。據了解,這是一家合資企業,納稅量在古鎮排在前列。
為什麼大橋化工可以晚搬,而且可以繼續生產?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該廠的土地使用年限是30年,到2012年才到期,而且工廠規模大,搬遷安置的難度較大,所以多給一些時間。此外,該廠運作規范,工業污水都是達標排放的,只有少量生活污水直排。
目前,古鎮鎮政府已經在同一工業區劃出幾十畝的土地給大橋化工建新廠房,正在建設當中。而環保部門也表示,將對大橋化工開綠色通道,加快其環評審批流程,爭取讓該廠盡快搬離飲用水源保護區。
探因
歷史遺留 清拆難度大
據了解,這片堤外土地上的企業是上世紀80年代建起的,土地使用合同大多數是由沿岸各村與企業訂立的。據古鎮環保分局局長蘇榮輝介紹,改革開放初期,環保和堤圍保護意識薄弱,各村為了爭取經濟利益,把堤外的土地租售給企業。一些土地的使用合同一簽就是二十年、三十年,留下了很多後遺症。其實無論從飲用水源保護條例或堤圍保護規定,這些企業都是不合法的,屬於違章建築。環保部門也曾多次嘗試清理,但因為其中利益糾葛太多,而遲遲未見成效。蘇榮輝開玩笑說“之前犯下的錯誤,我們現在擦屁股啊。”
據介紹,保護區內大多數企業的土地使用權在2007年就到期了。因此,2003年,古鎮鎮政府就告知水源保護區內的企業,必須在2007年合同到期後搬離。然而,時至今日,合同到期已經三年了,保護區內大多數企業還賴著不走。自此,有關部門和鎮政府下定決心,分三個階段清理,逾期不搬離將強拆。
下一步
向堤內企業開刀
據了解,要保障飲用水安全,不僅要清理飲用水源保護區中堤外的企業,還要清理堤內的企業。昨天,記者在古鎮水廠附近看到,在堤圍內靠近水廠位置,還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廠房,這些企業對飲用水源也存在威脅。
為此,環保部門表示,目前中山正在制定新的水源保護劃分規定,新規定將對劃分的范圍作出較大的調整,總的來說就是要擴大一級水源保護區的范圍,二級水源保護區的范圍則會縮小。因此,待新規定出來之後,將會按章對堤內的企業開刀。
此外,古鎮水廠附近,是中山、江門、順德三地交會的地方,飲用水源的保護僅中山一方用力還不夠,需要多方協作。環保部門介紹,在完成好古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清理工作後,也將加強和其他兩市的聯動、協作,“但前提是我們自己的工作要做好,腰板要挺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