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工藝 >> 官式古建營造技藝傳承字號

官式古建營造技藝傳承字號

日期:2016/12/14 10:47:06      編輯:古建築工藝

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是伴隨故宮古建築的營建修繕而產生發展出來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以來,故宮博物院一直從事這項非遺的傳承工作,逐漸培養技藝人才。5月14日,筆者在故宮博物院的北院區看到,修繕技藝部正在進行實操式培訓。據了解,目前學員的專項培訓包括木作斗拱制作、瓦作透風磚雕、彩畫作彩畫小樣繪制和燙樣復制。

  斗拱是中國古建築所特有的,安裝在建築物的檐下或梁架間。故宮太和殿是我國古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學員正在學習制作的是太和殿下層平身科單翹重昂七踩溜金斗拱1∶1的實樣模型。

透風是安裝在被牆體外側包砌的木柱上下兩個部位的磚,它用與牆體相同材質的青磚雕刻而成,主要功能是通過磚上孔洞和牆體與柱間的縫隙使空氣對流,以防木柱糟朽。透風磚將功能性和美觀性有機結合,是官式建築做法講究的一種具體體現。

  彩畫小樣是按照建築彩畫的樣式,按比例縮小的彩畫樣品,其制作工藝與實際的彩畫基本一致,它的主要功能是反映同一開間內各個構件彩畫的設色、紋飾等匹配關系,同時也是彩畫保護研究的一種方法。現場看到學員正在學習制作的小樣是龍錦方心墨線大點金旋子,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彩畫。

  “燙樣”之稱始於清代,簡單說來就是建築模型,類似現今的沙盤,因其制作時需要烙鐵熨燙成型而得名。燙樣是根據建築物的設計情況,按比例制作,並標注有准確的尺寸,是了解當時建築情況的主要依據。學員們正在學做的是故宮長春宮的燙樣。可以看到,燙樣與現存長春宮建築布局及建築形式基本相同,只是院中的戲台現已無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