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閩西為什麼這麼紅》之忘不了的鄉愁—閩西最美古村落古建築

《閩西為什麼這麼紅》之忘不了的鄉愁—閩西最美古村落古建築

日期:2016/12/14 11:52: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洪坑村位於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行成於明代,擁有傳統建築: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如升樓。洪坑村是國家AAAAA級旅游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景區內土樓建築獨特,其中有富麗堂皇的“圓樓王子”———振成樓、五鳳樓(府第式土樓)經典———福裕樓、宛如布達拉宮的宮殿式建築———奎聚樓、“袖珍圓樓”———如升樓以及天後宮、土樓博物館等其他特征土樓40多座。它們沿溪而上,氣勢恢宏,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翠竹、拱橋、水車、農田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

中心村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適中鎮,行成於元代以前,擁有傳統建築:典常樓、古豐樓、魁樓、白雲堂。中心村村內的方土樓群,建造年代悠久、建築結構奇特、建築規模宏偉,是明、清的民居瑰寶。瑞雲樓(又名典常樓)建於清乾隆年代,宮廷式建築風格,屬國家級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古豐樓宋建隆年間建造,歷史達870余年,樓牆最厚處1.9米,是省文物保護單位。它們和設計獨特、兩室一廳單元式的長春樓,以及振東樓、和致樓、龍田樓、紅土樓、東裕樓、東成樓等78座為本村土樓群的代表。

坪埔村位於龍巖市長汀縣館前鎮,行成於清代。村內有聞名的長汀八大名山之一的雲霄山(海拔1170米)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央視電視劇《紅色搖籃》拍攝景點之一的“沈家大院”。據記載,沈坊“九廳十八井”建於清代,為沈屋太公顯仁公所造,屬磚木結構,二層,占地2500多平方米,全村二三百人可以住在一起。“九廳十八井”前有石柱旗桿,四周磚牆厚而堅固,最厚的牆達60多厘米以上,都是用青龍磚瓦蓋起的,經歷數百年風吹雨打,依然完整如初。
三洲村位於龍巖市長汀縣三洲鎮,行成於元代以前,擁有傳統建築:戴氏家廟、緒缵談經、明德堂、風火屋、聊可自娛。三洲曾是一座四周築有防衛城牆的古鎮,與城池相似。三洲的防衛牆並不是完完整整的建成一整圈,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各戶高大的封火牆,將古鎮四周各戶的封火牆連接起來,沒有封火牆的地方就新建防衛牆,既節省了費用也節省了時間,三洲古鎮也因此成為長汀古代唯一的有城池的村落。古鎮三洲的城牆與城門一直完整地保存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蘇竹村位於龍巖市長汀縣紅山鄉,行成於元代以前。村莊內部建築基本還是古老瓦房,以土轉木結構為主,由於歷史原因,很多古建築已成危房。村中房屋密集,四周梯狀房屋環繞中間古祠。村中通道是一米寬的小巷,迂回曲折,村莊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竹林成片,村外是幾百畝的高山梯田,每逢春季,煙霧缭繞,站雲樹背高山,是觀日出的勝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