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露泉 無憂泉泉水清冽甘甜清澈碧透
日期:2016/12/15 1:31:2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位於趵突泉白雪樓前,與無憂泉相鄰。泉水清如湛露,其味甘美,故名。1997年對泉池進行了挖掘,恢復原貌。湛露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內白雪樓前,東連石灣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名泉詩》均收錄。因泉水清湛,甘香味美而得名。
濟南七十二名泉個個味甘水甜,湛露泉能在諸泉中得此佳名,可見其味必定不同凡響。明晏璧在《七十二泉詩》中詠湛露泉詩雲:“泉如湛露味甘香, 入如三焦齒頰涼。通樂古園饒爽氣,厭厭夜飲醉無妨。”
據記載,泉水清冽甘甜,故名。原泉眼已經掩埋,1997年,趵突泉公園根據歷史記載的地理位置,經過認真查找認定,將三泉同時予以修復。
湛露泉位於趵突泉公園南門內假山北側,與石灣泉、酒泉三泉並列。泉池為自然石砌,長、寬各4米左右,以自然石駁岸,參差曲折,池深約1.5米。泉名刻在假山北側石壁上。
無憂泉泉如其名,當你看到清澈碧透的無憂泉時,所有憂煩就會拋諸一邊。位於趵突泉公園南的無憂泉,泉邊綠樹成蔭,泉池用不規則自然石砌就,因泉池較深,大股的泉水從池底湧出後,在泉面激起層層漣紋。泉水清澈碧透,水中清石隨波顫動,水草飄浮,群魚戲游,長者近米,小者盈寸,色彩紛呈。老人孩童戲嬉泉邊,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在趵突泉公園,北連趵突泉。名列金《名泉碑》等志書。明晏壁《七十二泉詩》詠道:“檻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萬斛愁。白叟黃童爭擊壤,春來有事向東疇。”此泉被填埋已久。1989年修復,池呈不規則形,面積672平方米,以自然石綴岸,石礬臥波,池內水草嫩綠,錦魚嬉戲,清水漫石穿隙流進趵突泉內。四周松柏洩翠,楊柳垂蔭,修竹儲潤。
明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詩》中詠無憂泉道:“檻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萬斛愁。白叟黃童爭擊壤,春來有事向東疇。” 詩中“酌水能消萬斛愁”一句,正道出了“無憂泉”名稱的由來,而“白叟黃童爭擊壤”的描述,更是世人來此後“無憂”的具體寫照。曾列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