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江西萬載縣復興古建應考慮原住民

江西萬載縣復興古建應考慮原住民

日期:2016/12/14 21:26: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江西省萬載縣,贛西北邊陲的一個小縣城裡,居然隱藏著一個極具文化價值、人文價值的古建築群落——田下古城,范圍有五六百畝。萬載縣想要復興古城,將它打造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據了解,萬載大型明清古建築主要包括古祠堂、古民居和古糧倉,其中有22座古祠堂。在明代,萬載縣出了一位刑部左侍郎郭瑾,是當地的大戶,他的子孫後代建了大量祠堂,有郭氏宗祠、郭南軒公祠、郭綠萌公祠、郭揮公祠、郭瑞公祠等十多座,除了郭氏宗祠外,還有一些小戶人家的祠堂,如易家祠、宋家祠等。本網在郭南軒公祠看到,後牆的石刻銘文中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字樣,當地人介紹,由此可推測這是晚清時期的建築。在這片古建築群中,一些祠堂始建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啟丁卯年(1627年),距今有385年的歷史。

   江西萬載縣復興古建應考慮原住民

   

  這片古建築群主要是磚木結構,高大寬敞,布局嚴謹,用料粗實,做工精細。有些建築的屏門窗棂、門墩柱礎、天花雀替等均雕飾有不同的龍鳳、花草、人物、山水等圖案,栩栩如生。有些祠堂還很完整,比如郭南軒公祠,它的屋檐下鑲嵌的“福”、“祿”、“壽”等字,清晰可見。

  萬載田下古城還現存明清、民國時期的老店鋪60余間,有眾多民居、古街、考棚、六腳牌坊、巷弄、茶館、糧倉、書院、戲台、水井等舊時生活元素。

  萬載縣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挖掘萬載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塑造贛西城市文化特色,保護、利用、發展萬載古城的歷史和人文景觀,將其打造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項目。

   

   

 江西萬載縣復興古建應考慮原住民

  據說要打造4A旅游景區的萬載田下古城,老房子其實沒剩多少,房地產項目銷售的跟進倒是很及時,這也算是旅游地產模式在老家的翻版,跟著景區一起住只是一句口號,普通老百姓在乎更多的是舒適和生活方便而已。

  嶄新的萬載田下古城將在未來顯現新的面貌,一座城市,對於古建築的保護,除了開發之外,如何更好使原有住民得到安置,並且與將來的景區發展運營有機結合到一起,這是每一個城市運營者所要考慮的問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