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家具

古家具

日期:2016/12/14 18:51:23      編輯:古代建築史

  我國家具歷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了很精美的青銅和石制家具了。隨著人們起居形式變化,家具也伴隨著人們的需要,經歷了由低形向高形發展的過程。
  宋元以後,我國家具藝術已經發展成為高度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相結合的優秀生活用具,不僅為國人珍視,也在世界家具之林中獨樹一幟,享譽甚高。
  由於唐以前家具極少資料,更無實物,我們暫不詳介。 
  宋代是一個理性思考的時代,宋人在哲學上選擇了尊崇自然的道教和倡導秩序的儒教性理學說。宋人勤修法典,力圖在多方面理出頭緒,如在自然科學方面,總結出了《天工開物》,在建築學方面制定了《營造法式》等。總之,冷靜的宋人在造物的過程中,所追求的是秩序和法度,所欣賞的是一種工整而規范的美。宋代家具除北方個別地區因受唐末藩鎮割據的影響,仍部分保持唐末厚重曲線風格外,絕大部分宋代家具都呈現出一種極其簡約的結構,形態上表現出極其素雅的裝飾風格,其簡約程度,多數已達到無以復減,減之即毀的地步,從而體現宋人以節儉、簡潔的審美觀念。
  宋代家具多以直線部件交結而成。外觀挺秀剛直,直線部件之間,又常以刻意推敲過的嚴謹尺度、位置組成優美的比例,取得內在隽永的審美效果,尤其是南宋時期家具,因受南方竹文化影響,往往構件斷面尺寸極其細小,整體比例優美、文雅、秀麗。雖然簡約、工整、文雅、清秀是宋代家具的主體風格,但過多的規范和保守意識也制約了宋代家具的發展,使其顯得理智有余而熱情奔放不足。
  豪放的蒙古族創建了大元帝國,游牧民族文化中向來以豪放無羁的生活方式和繁復華美的視覺感受為其喜好,這些與宋代迥異的社會文化背景,勢必對宋式家具造成了沖擊和改造。同時,由於地域與民族間的接近,元代家具較多地繼承了遼金家具的部分風格,並有了較成熟的發展。
  元代家具的主要特點為:①羅鍋枨的成熟廣泛運用。②展腿式桌與霸王枨的出現,③喜用曲線造型。④倭角線型的大量應用。⑤雲頭轉珠圖案的盛行。 ⑥較大的形體尺度。⑦雄麗的雕刻風格。
  元代家具形體厚重,造型飽滿多曲,雕飾繁復,多用雲頭 ,轉珠,倭角等線型作裝飾,出現羅鍋枨、展腿式等品種造型,總體上給人以雄壯、奔放、生動、富足之感。
  明清兩代家具工藝高度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時代風格,“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已成為專業學術名詞。
  明及清早期家具之所以能有很高的成就,除了繼承宋代的優良傳統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明代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城鎮興起,大大增加了家具的需求,工藝要求也不斷提高;二是海禁開放,大量輸入硬木,使工匠有可能制造出精美堅實超越前代的家具。黃花梨、紫檀、雞翅木、鐵力木、榉木、瘿木這些堅硬細密,色彩幽雅,花紋畢美的珍希木材是這段時期家具的主要選料。
  在造型上,明式家具式樣紛呈,常有變化,表面上看似乎是能工巧匠隨心所欲、率性運用便成美器,實則任何樣式都有相當嚴格的法度,決不是東拼西湊,不經推敲的。
  “明代家具”有廣義、狹義之分,其廣義不僅包括在凡是制於明代的家具,也不論是一般雜木制的、民間日用的、還是貴重木材、精細雕刻的,皆可歸入,即使是近現代制品,只要是明代風格,均可稱明式家具。其狹義則指明代至清早期材美工良,造型優美的家具。優良的明式家具,造型求雅避俗,結構巧妙合理,充分利用木材的自然紋理,具有天然質樸,深厚典雅的藝術韻味。
  清代家具以雍、乾為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家具品種多,式樣廣,工藝水平高,最富有“清式”風格。在裝飾上,這一時期力求華麗,並注意與其它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使用了金、銀、玉石、珊瑚、象牙、琺瑯器、百寶鑲嵌等不同質材,追求金碧璀璨、富麗 堂皇,遺憾的是,這一時期的家具,有的由於過分追求奢侈,顯得繁瑣累贅, 過猶不及,反而流於庸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