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神秘梁厝村那些傳世寶
日期:2016/12/14 18:42:35   編輯:古代建築史陽井
寺廟中的陰陽井
雙陶塔上貼有千余尊佛像,龍瑞寺陶塔現已成“孤件”
在福州,提起“梁厝”,多數人想到的是,洪山橋西客站旁的梁厝路。其實福州有兩處“梁厝”,不過,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就像被人遺忘的角落,知之者甚少。
古民居、燕尾檐,500多戶人家的梁厝村,保留著福州最原始的味道:鼓山湧泉寺“中國第一陶塔”千佛陶塔,是從梁厝村龍瑞寺遷去的;建三坊七巷時,工匠也曾到梁厝村取經……
陶塔成“孤寶”水井分陰陽
翻開梁氏族譜,封面就是龍瑞寺塔院及兩座“國寶級”的陶制雙塔。村民梁幼升說,“雙塔”也是宋元時的老物件,曾經矗立在塔院的兩邊,上面貼有千余尊佛像。據說,像這樣的陶塔,全國僅有雪峰寺和龍瑞寺有,但雪峰寺的陶塔已毀,龍瑞寺陶塔成了“孤件”。1972年,市文物部門考慮到陶塔的保護環境及條件,將其從龍瑞寺遷到鼓山湧泉寺天王殿東西兩側。
沒了陶塔,龍瑞寺裡仍有不少寶物。大殿的殿基束腰,有12面花崗巖浮雕圖像,有一幅名為“八蠻貢象”的浮雕上,雕著3~4個外國人,騎著馬,牽著象。而這幅浮雕,和於山白塔唐代青石基座的“八蠻獻寶”講的是同一件事,說的都是閩王王審知,招徕海外商賈,和各國友好往來。
南宋年間的甘泉井,至今還保持著當年的清澈,仍可飲用和釀酒。22根楞瓣紋的石柱,仍撐著大雄寶殿。陽井清澈、陰井混濁,村民還是沒弄清是怎麼一回事。
族人遷自河南禁止溺亡女嬰
現在的梁氏族人,是宋朝從河南光州遷來的。梁氏族人的祖先,曾在鼓山、永泰赤壁定居,最後才移到梁厝村。梁氏宗祠的楹聯“茶洋石壁永裡一祠”,就講述了這段遷移的歷史。
“贻燕堂”的堂號,是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所起,他老人家還親手題匾,掛於宗祠之中。據了解,朱熹曾在此講過學,梁氏後人多重視教育,出了不少名人。
宗祠門外,還保留著嚴禁溺女碑。據村民梁幼升介紹,當時宗祠旁就是一條小河,一些村民生了女孩就拿到河裡溺死。梁氏族長特召開了全族大會,立下族規,不能溺亡女嬰。同時,還制定了三大處罰措施:罰款、向祖宗低頭認罪、立牌。村裡的一位鄒姓人家,不以為然,犯了族規,被罰立碑。
推薦閱讀:
杭州六和塔的傳說
天後宮 守護青島五百年
筠連騰達鎮文峰塔的前世今生
武義少妃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