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永春著名古鎮 凝固的時光 五裡長街盡鄉思

永春著名古鎮 凝固的時光 五裡長街盡鄉思

日期:2016/12/14 18:37:3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古鎮

    閩南特色的騎樓商鋪、深淺不一的彎曲小巷、難再行船的溪邊碼頭……走進永春縣五裡街鎮的五裡舊街,就宛若走進一段悠遠的歲月。

    五裡街鎮是永春的著名古鎮,因從縣城的城隍廟到五裡街的新亭路總長達五華裡而得名,古稱官田市,清朝同治年間後稱豐岑頭,民國初改稱五裡街。

    “這裡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但保留著的騎樓商鋪依然能夠照見當年的繁華。”從小就居住在五裡街、現在從事紙織畫制作的老人林志恩說。

    一條溪成就一條街

    “五裡長街呈丁字型,當年,騎樓商鋪,鱗次栉比,南北雜貨,應有盡有。這裡有多家百年老店,經營傳統工藝,售賣風味小吃,不乏儒商文賈,俨然一幅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今年74歲、曾參與編著《魅力五裡街》的林志恩說,自元末明初以來,五裡街就成為閩南的商貿重鎮,這與這裡有條桃溪是密不可分的。

    桃溪是永春的母親河,也是晉江的上游。早時,這裡溪床寬闊,溪水湍急。順著桃溪水往東南漂流,可經南安並最終到達泉州港口。“因為地利,五裡街鎮的西安村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碼頭,即許港。”林志恩說,由於西安村距離永春的介福鄉、蘇坑鎮和德化等地都近,因此,人們都愛把三明、永安、大田的山珍以及德化的瓷器集中到許港,再通過桃溪航運特有的“溪舟船”載到世界各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