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橋二:巧奪天工

古橋二:巧奪天工

日期:2016/12/16 19:24:11      編輯:古代建築史






煙雨中的劉家橋,劉家橋位於桂花之鄉鹹寧桂花鎮境內,距武漢80公裡,劉家橋猶如天生麗質的大家閨秀,深藏在群山環抱之中,古樸典雅,疏密有致,這裡還有保持完好的四處明清古民居群落。

一般來說,當人們創造出一件產品時,由於在生產過程中付出了勞動,因此,在面對生產成果時就不由得高興、欣喜,這種快樂的心情不能自己,於是歌之詠之,手舞足蹈。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盡善盡美的想法,是人之常情。古代橋梁建築不僅要求功能上的日趨完善,還要求造型上的優美悅目。因此,技術和藝術是一對孿生姐妹。同樣,橋梁也在功能滿足的基礎上講究形態藝術的完美。中國古代橋梁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在逐步完善了基本功能的基礎上,也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橋梁藝術。橋梁藝術,同其他所有的藝術一樣,及要求美的形式,又要求善的內容,文質並重。






融青山、秀水、翠竹、古樹、棧道、廊橋、田園渾然一體的劉家橋

橋梁的建築藝術一般分為裝飾藝術和主體藝術兩大部分。

一、橋梁裝飾藝術

當橋梁上的裝飾精美、適宜時,就會對橋梁的形象起到積極的作用,是橋梁的形象更加豐富。中國古橋上完美的裝飾,不僅會給橋梁形象增加美感,還能賦予橋梁一定的思想內涵。這種體現在橋梁建築上的思想,有的會起到彌補人的力量不足的壓制作用;有的深富禅思玄意有的富有濃郁的民間氣息和浪漫的民族風格。橋梁上的裝飾藝術,一般都是文字、圖畫、雕塑、建築與橋梁的完美結合。中國古橋的裝飾藝術非常講究適宜得當,在橋梁的不同部分會采取不同的處理,賦予不同的裝飾內容。







北京頤和園夕陽下的古橋

1、 華表
有的橋梁出入口建有華表。相傳華表是由唐堯時代的木表柱演變而來的。我們在看《清明上河圖》時,會發現圖中虹橋的橋頭有四柱木華表,柱頂還有一只仙鶴駐足。長安渭橋的橋頭也有木華表,表上停立的是一只鐵鶴。杜甫有詩為證:天寒白鶴歸華表;李紳詩:何須化鶴歸華表;陸肱詩:揭華表以相效,刻仙禽而對立。可見,在木華表上刻鐵鶴,在唐朝時極為普遍的情形。華表不單單有木質的,也有石質華表。北京故宮天安門外金水橋的橋頭河宛平盧溝橋的橋頭,都立有石華表,而且表上都雕刻有石獅子,形象活潑,顯示著尊貴與威嚴。

2、 阙
阙是一種建造在宮殿、墓道、橋梁出入口處兩側的建築物。因為建築群落中的一些道路十分寬廣,無法建築足夠大的門,便以阙代門。南陽漢墓出土的石刻畫像,上面便刻有漢代的橋頭石阙,因其阙頂有鳳凰,故曰鳳阙。





3、 欄桿
欄桿的作用主要是安全防護,防止行人失足落水,休閒時還可以供人倚靠。作為橋梁構造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因其離人較近,更需要裝飾,以使人觀之賞心悅目。因此,欄桿在起到防護作用的同時,也是藝術處理的重點。中國古代橋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對欄桿的裝飾也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欄桿有木石之分。木欄桿分為兩種,一種是形式比較簡單的橫檻直欄,另一種是形式復雜的花格欄桿,被稱為彩檻。一般而言,木欄桿多為紅色。據說晉朝時候臨海有赤欄橋。唐《中渭橋記》中記載渭橋是“赤柱朱欄”,白居易詩稱蘇州有“紅藍三百九十橋”。相比之下,石欄桿的裝飾就復雜得多了。石欄桿不僅可以被雕成各種形式,而且還可以在上面雕刻各種花紋。經過雕琢的石欄被稱為雕欄,古代描寫建築的文字中常常有“雕欄玉砌”一詞,其中的“雕欄”就是這個意思。刻有美麗花紋的雕欄,與小巧流水互相輝映,增色不少。於是,有詩雲“雕欄宛轉度芳溪,映日春旗拂彩霓”。
也許有人認為,橋梁的雕刻藝術純粹為了裝飾,可有可無。事實上卻不是這麼簡單,橋梁上的雕镂首先能夠令人賞心悅目,起到審美的作用;其次它也能反映出古代人民的某種思想,更確切地說是代表了一定的期望。
從藝術觀點來看,在橋梁適當的部位,比如近人近水的板石平面、建築部件的首尾等處加以雕刻琢磨,其精美的造型、逼真的形象不僅會增添橋梁的情趣,而且增加了剛柔、虛實、簡繁、華撲、陰陽等變化,會使橋梁更具魅力。
與此同時,由於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古代橋梁往往經受不住自熱力,尤其是洪水的不斷破壞。風平浪靜之時,水流對橋梁的沖擊日積月累都可以水滴石穿,更遑論洪汛時期波濤翻滾對橋梁的破壞了。古人無力對抗水對橋梁的毀壞,於是就寄期望於橋梁的雕刻藝術中,常常在橋梁上雕刻出能夠戰勝自熱災害的神袛形象,祈求能夠鎮邪避害。這樣橋梁的裝飾便具有了生命力,從而成為橋梁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橋梁的功能不只是跨越障礙,它還可以附加別的功能,比如壓勝、觀賞、宗教代言等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