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香港發現晚清時期的古橋遺址 將會原址保留(圖)

香港發現晚清時期的古橋遺址 將會原址保留(圖)

日期:2016/12/15 15:08:25      編輯:古代建築

 

    龍津橋建於1875年,遺跡位於整個發展計劃的西北部分。(圖片來源:大公報)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在特區政府最新公布的啟德發展計劃土地當中,包括一段估計長270米,建於晚清時期的龍津橋遺跡。香港發展局表示,該橋將會原址保留,但預計對規劃大綱影響不大。

    龍津橋遺跡是在特區政府為啟德發展計劃進行環評,在前機場用地進行考古勘測時,在北面停機坪下1至2米的位置所發現,橋身全為花崗巖。橋位於整個發展計劃的西北,在計劃中其上將會發展商業大廈及住宅,鄰近太子道東,面向九龍城。

    發展局表示,該橋全長約270米,將會原址保留,但預計對整個規劃大綱的影響不會太大,而目前已經發掘到首尾兩端,預計考古專家需要約1至2個月完成勘測工作,然後就環評報告建議,擬定一份保育管理計劃。發言人稱,具體的保育工作,需交古物古跡辦事處作研究決定。

    龍津橋建於1875年,當滿清政府將九龍半島於1898年租借給英國後,仍保留當時九龍寨城的管轄權,但寨城周圍屬租借地,滿清政府便由啟德海邊的龍津橋,讓滿清官兵坐船抵岸邊直往寨城。

    上世紀20年代,商人何啟和區德買得啟德一帶地段,填海發展高級住房,但後來因資金不足計劃中斷,而在填海時拆除了大部分龍津橋。不過何區二人其後建造啟德機場,填海也令龍津橋開始埋藏於地下多年至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