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輝的雙子公館 主人一天也未住過
日期:2016/12/14 9:44:28   編輯:古代建築史
劉文輝公館的兩道大門。
五一前夕,有著中國博物館小鎮之稱的安仁古鎮游人如織。特別是民國老公館聚集樹人街,吸引著眾多慕名前來的客人。不過,安仁給人的驚艷並不止於此。
從樹人街南口出發,繞過安仁中學,一路朝東邊一直走到民安村,河邊的一片林蔭背後,還隱藏著一座老宅。與樹人街上那些緊湊精致的公館相比,這座宅院要大氣許多。而它曾經主人的名字也要顯赫許多:國民革命軍二十四軍軍長,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稱“西南王”的劉文輝。
獨特雙子結構 川西民居混搭歐陸風格
如今,43歲的鄭鋼管理著劉文輝公館裡的一磚一瓦。他是劉文輝生平展覽館的館長,幾乎每天,都要給前來參觀的游客講兩句劉文輝的故事。
看到公館大門時,肯定有人會懷疑這怎麼可能是在川西的一個小鎮。一道7米多高的巴洛克柱式風格的大門,門牆上刻著或方或菱的幾何圖案,仿佛一下子把人帶到了歐洲中世紀,門匾上寫著“履中蹈和”;在這道大門旁邊不遠處,又有一道幾乎一模一樣的大門,但仔細一看,卻又是哥特式風格,門匾上寫著“進德修業”四字。
一座莊園兩扇大門,這是劉文輝公館獨有的特點。因為整個公館是由南北兩個獨立的三進院落組成,面積、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大門和通往前廳的通道是西式風格,而再往裡又變為傳統的川西民居建築。
為什麼一座公館會分為兩個相同的院落?相傳,劉文輝曾有兩位十分鐘愛的姨太太,但這二人之間的關系卻並不融洽,在修建公館時,為了平衡起見,才設計成兩個幾乎完全相同的院落。不過,記者並沒有找到關於這個說法的任何歷史資料。
安仁最大公館 顯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在安仁的眾多公館中,劉文輝公館是規模最大的,占地面積達到了24822平方米,相當於5個足球場那麼大,其中建築面積8406平方米,總共有160個房間。不過在歷史上,這座龐大的公館卻鮮有露臉的時候。
1938年,劉家專門邀請當年設計成都華西壩和桑園機場的德國設計師參與設計,使得公館既具有川西地方和民俗風格,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築的特色。
1942年,公館建成。劉文輝專程從康定趕回老家參加落成儀式。並親筆書寫“沛遠堂”、“延輝堂”的門匾,至今仍掛在公館的大廳之上。
不過,雖然坐擁著如此氣派的公館,劉文輝卻一天也沒在裡面住過,“解放前,劉文輝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康定和成都,修這座公館,主要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並非為了居住。”鄭鋼說,全國解放後,劉文輝將這座公館交給國家,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劉文輝公館正式走入公眾的視野,是從1988年開始。這一年,公館南面的院落被重新整理出來,開辦了川西民俗博物館。館中主要展示川西地區民間傳統的婚姻習俗,以及其他的一些生產、生活習俗。
在劉文輝的生平中,與安仁這座公館的聯系甚少,倒是多次提到他在成都玉紗街的另一座公館,曾在1949年12月中旬遭到胡宗南部隊的搶劫。成都的那座公館早已沒了蹤影,只留下安仁鎮角落裡的這一座,講述著它曾經主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