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雁塔區市容園林局工作人員宋成飛在工作中發現一方唐代石刻墓志,他及時與西安碑林博物館取得聯系,主動將這方唐代余姚縣主墓志移交到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該館對宋成飛保護國家珍貴文物的行為給予表揚,並為他頒發了捐獻文物收藏證書。
宋成飛是區市容園林局工作人員,因為工作關系他經常會前往一些在建工地檢查建築垃圾情況。今年五月中旬,他在西安南郊一家建築工地門口例行檢查時,從工地上正在清理的垃圾中發現一塊石頭。宋成飛仔細查看後發現,這塊白色石頭上有“余姚縣主墓志銘”、“太祖武帝之曾孫,太宗文皇帝之孫,開元神武皇帝之堂姑”等字樣。他當即與西安碑林博物館方面取得聯系。
經西安碑林博物館工作人員對墓志上的文字進行拓片後確認,這是一方唐玄宗堂姑的墓志。墓志上的文字內容是:“余姚縣主墓志銘,夫正義大夫行太子家令,借紫金魚袋上柱國慕容嘉賓撰文。太祖武帝之曾孫,太宗文皇帝之孫,開元神武皇帝之堂姑,豫宋二州刺史越王第五女也。” 據墓志記載表明,余姚縣主是唐高祖的曾孫、唐太宗之孫、唐玄宗之堂姑。
據專家介紹,“縣主”為皇族女子的封號,可以確定該墓志主人是唐代余姚縣主,墓志撰文者為余姚縣主的丈夫慕容嘉賓。據史書記載,余姚縣主與慕容嘉賓的女兒曾被冊封為燕郡公主,遠嫁契丹松漠郡王李郁於,而燕郡公主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和親”公主。該墓志的發現對研究唐代的和親政策很有參考價值。
近年來,通過文物系統對保護文物先進典型事跡的廣泛宣傳,許多像唐捨娃、宋成飛這樣熱愛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普通群眾,積極主動將自己發現的出土文物移交到國有收藏單位,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和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