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曹家大院
日期:2016/12/16 19:15:4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三多堂博物館位於山西省太谷縣城西南五公裡處北恍村東北角,北臨南同蒲鐵路和 108國道線。它原是晉商巨富北恍曹家的一處“壽”字形宅院,外觀雄偉高大,形似城堡,獨立村北,與四周低矮的民房形成鮮明的對照。
曹家大院 總占地面積 10638平方米,建築面積6348平方米,保存著明、清、民國三代的建築群,陳列著無數珍品,是新開發的一處晉商文化旅游景點。1995年10月開放,已成為晉中旅游的熱點。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曹家大院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曹家始祖曹邦彥是太原晉祠花塔村人,以賣砂鍋為生,明洪武年間舉家遷移到太谷北恍村,兼以耕作。到第14代“三”字輩中有個叫曹三喜的獨闖關東做買賣,獲利甚豐,當時所謂“關外七廳“均有曹家的商號。清兵入關,又把生意做到關內,先在太谷設號,向全國輻射。到道光、鹹豐年間,達到鼎盛,大江南北都有曹家的鋪面,達 640余座,資產高達 1200萬白銀,雇員有 37000人,所以鄉民有“凡是有麻雀飛過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號”的說法。後又跨出國門,東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倫敦,把國內的茶葉、布匹輸往國外,引進日本的鋼鐵,高麗的人參,俄羅斯的金屬制品。曹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間走出了一條“茶葉之道”,可與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相媲美。惜於光緒甲午、庚子年以後由於戰爭、商業競爭、子孫的驕奢淫逸導致了失敗,終於走完了自己的輝煌歷程。
三多堂建築堪稱中國民宅奇葩,然而三多堂展出的珍寶則是花蕊朵朵了。它陳列有四大項目12個內容,數千件文物工藝,數千張照片,再配以繪畫、書法、模型及現代化的燈光、音響效果,較好地反映了曹家全盛時期的概貌。
“曹家經商史”主要反映曹家歷代從艱辛的創業到創造輝煌和走向衰落的過程。有創業階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輝煌時期的“遼奉蒙俄六百座”,“福祿壽喜四合圍”;有衰敗時期的“白煙一股瞬息間,千年瓦金落紛紛”的情景。
“明清家具展”陳列有 400多件明清家具,有世所罕見的用92塊天然花紋大理石鑲成的“百壽大屏風”,後部有上下各50個“壽”字型和三代帝王師祁 藻摘錄古代十七位學者啟導告誡後人的真跡文章。一百個壽字和文章均用陰刻手法刻於其上,又以金粉塗之。有“螺钿鑲嵌貝殼鏡”,用天然貝殼雕琢上民間吉祥圖案和“福祿壽”三星,當你選擇不同角度時,會呈現出不同色澤。據傳如果看到紅色則會官運亨通,看到粉色則要走桃花運,而黃色則預示著要發財致富了。又有“寸斤寸金”的“紅木半圓桌”,立體造化的”大理石座鏡”以及數百件明、清家具,有“皇家看故宮,民間看曹家”之說。
“瓷器館”陳列有近2000件瓷器,從撣瓶、罐,到碟、碗、盤,大大小小,琳琅滿目,其中不乏許多明、清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