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探訪千年古寺金山寺

探訪千年古寺金山寺

日期:2016/12/14 18:39:50      編輯:古代建築史

千年古寺金山寺

    一座禅寺走過漫長的一千六百個春秋之後,它沉澱了多少歷史、積攢了多少文化,恐怕是說不完道不盡的。始建於東晉時代的鎮江金山寺,正是這樣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禅寺。然而,令其聲名遠播的卻是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傳說,縱使這個故事引人入勝、這段愛情淒美醉人,但它終究只是一個民間傳說罷了,而金山寺真實的歷史,卻在被人們漸漸遺忘,不免令人慨歎。

    在金山寺大雄寶殿外牆上,有一塊並不起眼的浮雕,上面刻的是抗金英雄岳飛在金山的一段往事,值得細細品味。

    話說抗金戰爭勝利在望的時候,岳飛被奸臣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從戰場招回。他途經鎮江夜宿金山寺時得一怪夢,夢中兩只狗像人一樣在對話。第二天,岳飛請寺中住持道悅禅師開示,道悅心知此夢乃“獄”字之意,又不好說破,便告訴他道:“歲底不足,謹防天哭;奉下兩點,將人害毒。”道悅勸他不要回京,但是忠心耿耿的岳飛哪裡肯聽?岳飛南歸後,被誣下獄,才知此語果真應驗。原來,那年的十二月只有二十九日,當天晚上又下起雨來,正是“歲底不足,謹防天哭”;而“奉下兩點”是秦桧的“秦”字,後來岳飛真的就在這天被秦桧害死在風波亭上。

    故事到此還沒完,岳飛臨終一句“悔不聽金山道悅禅師之言”,卻又惹來一段孽緣。秦桧聽了岳飛之言,馬上派遣親信帶兵赴金山提拿道悅禅師,但卻撲了個空。因為在兵至金山的前一天,道悅禅師已經坐化,臨走時留下幾句偈語:“吾年四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只因多開口。何立自南來,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幾乎落人手。”

    岳飛的大忠,值得人們感佩;道悅的大智,留給後世啟迪。

    金山寺不知有多少這樣的歷史故事,早已被淹沒在浩渺的江波之中。清朝康熙皇帝曾登臨此地,放眼望去,見江天一色,為此寺提筆賜名“江天禅寺”。作為是中國佛教禅宗的四大名寺之一,金山寺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齊名。它依山而建,殿宇樓閣層疊而上,布滿整座山坡,以致人們無法窺視山的原貌,故有“金山寺裹山,見寺,見塔,不見山”之說。

    幾度夕陽紅,禅寺依舊在。

    金山寺之所以歷久不衰,並非因為其奇特的建築格局,而是因為它深厚的歷史積澱。一千多年來,它默默見證了多少朝代興亡?迎接過多少文人墨客?又冷眼看盡了多少世事?與所有歷史文化古跡一樣,金山寺的價值與其商業價值並沒有多大關系,它“真正的寶藏”其實就蘊藏在其自身的歷史文化當中。我們要認真品味它的內涵,努力找尋它的歷史印跡,莫讓真實的歷史永遠沉寂、隨東去的大江消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