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近代建築的前塵往事
日期:2016/12/14 18:50:21   編輯:古代建築史 蘇州近代教堂建築
建築史家認為:“早期西方建築對中國近代建築產生影響的第一渠道,就是教會傳教渠道。”外國傳教士通過傳教活動來到中國後,第一件事便是建立教堂。蘇州最早的教堂可追溯到1649年,葡籍潘國光和意籍賈誼睦兩位教士來蘇州,在通關坊建造一座教堂,順治帝題賜“欽崇天道”橫匾及御碑一座。
楊家橋天主堂,又名七苦聖母堂,位於三香路蓮香橋西北。中西合璧,外牆用青磚小瓦壘砌而成,采用哥特式教堂尖頂,外觀具有江南地區的古建特色。使徒堂位於養育巷130號,創建於清同治十一年,是蘇州歷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經1925年翻建,始成目前規模。使徒堂本名思杜堂,為追思教堂創始人美籍傳教士杜步西夫婦之意。禮拜堂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為一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兩層樓房,西南角樓梯間處再向上升起一層為方形鐘樓,建築外立面樸實無華。1882年藍柏等在天賜莊建禮拜堂,1915年改名聖約翰堂,由美國人約翰·M·慕爾博士設計。磚木結構的三層哥特式宗教建築,尖頂、立柱、拱形門窗,外立面全部為青水磚砌成。蘇州宮巷堂,始建於1891年,1921年由美國傳教士項烈和華人牧師沙定淮擴建,因為兼辦社會服務工作,改名為樂群社會堂。教堂前臨宮巷,正立面三間,中辟拱門,左右設券窗,門上現有“基督教宮巷堂”額,陡坡灰瓦屋頂,山尖浮雕紅色十字架,下為大拱窗。
西方教會在中國開展傳教的同時,教會醫院也隨之出現。老蘇州都知道,博習醫院是蘇州最早的一家西式醫院。1877年傳教士藍華德在天賜莊租賃三間民房創辦了“中西醫院”,這就是後來博習醫院的雛形。1882年11月,藍華德和柏樂文在教會及蘇州地方士紳中募到捐款1萬余元,當即以其中的一千美元在天賜莊購得荒地七畝,由其親自設計建造,大概只用了半年時間,一座由八幢建築構成的“蘇州博習醫院”正式竣工,並於同年11月8日開張。1919年,院長蘇邁爾得教會、洛克菲勒基金和地方人士捐款資20萬銀元,由上海G·F·ASHLEY建築公司設計,在原址重建新醫院,其外牆用蘇州陸墓清水金磚砌就,有文字資料記載:“本院門診室悉用北平建築皇宮之金磚造成,當時制造是磚之窯適在蘇城之外,本院於廢清時將其所余舊磚悉數購得”。
蘇州近代教會學校建築
校園建築是學校歷史能觸摸、能觀賞的載體。如果說教會大學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產物,那麼教會大學建築,便是中國傳統建築與近代西方建築折衷融合的結果,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百年前的東吳大學,無論是建築或是景觀,多營造出一種寧靜、淡定、富有學術氣息的氛圍,校園樹木蔥茏,綠蔭紅瓦相映,環境幽美清新。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作家范煙橋在《茶煙歇》一書裡曾寫下一段言簡意赅的評語:“林堂古拙如故家貴邸,孫堂質樸,葛堂堅固,維格堂華適,子實堂靜穆,各具特征”。林堂建於1901——1904年,由英國建築設計師設計,因頂部有報時大鐘,故亦稱鐘樓。整幢建築面呈“凹”形,北立面底層外有露天走廊,兩側有羅馬式古典石柱六根。林堂落成時,校長孫樂文曾自豪地認為她是當時中國最漂亮的大學建築。孫堂是為紀念東吳大學第一任校長孫樂文而命名,建於1908年。風格上以英國哥特復興式為主,外牆厚度往上逐層遞減,二層以上皆有突出外牆的壁柱反映室內開間,是近代西式風格建築中難得的精品。夏日的孫堂立面爬滿了籐蔓,斜陽西照下凝視這座巍峨的建築,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貴、雅致、神秘和幽靜。費孝通、金庸、蔣緯國等一大批名人,多曾伴隨著這幢建築度過了年少時的書香歲月。葛堂於1922年奠基修建,是一幢為紀念葛徕恩校長的父親而命名的理科大樓,外觀方正樸實,以豎向線條做三段式處理,以哥特式扶壁和尖拱門洞裝飾突出強調正中的入口大門。
1902年,美國基督教女傳教士海淑德,在天賜莊創建了景海女塾。《蘇州滄浪區志》的教育篇中有這樣的記載:學校創建於清代的光緒二十八年,原名蘇州景海女塾,學制12年。學校由美國基督教監理公會派遣傳教士海淑德創辦,取景仰海淑德之意,命校名為“景海”,該女塾辦學宗旨是對中國上等社會的女子進行基督化的教育。到民國5年,改學校為景海女子師范學校。學校現存紅樓等建築,門窗均是拱形,外觀質樸,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具有令人驚歎不已的細節。
羅馬式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於1931年10月奠基,俗稱“羅馬大樓”,由上海工部局建築師吳希猛設計,蘇州張桂記營造廠建造。主樓高三層,底層為半地下室。平屋頂,灰白色外牆,南北向。南立面線條平直簡潔,北立面橫貫進深2米的柱廊,等距離排列仿古希臘愛奧尼式圓柱14根。
桃塢中學為清光緒二十八年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創辦,三十四年正式定名。民國建立後至抗戰前夕,陸續建造了一批磚木混合結構西式校捨,有教堂、體育館、實驗室、校長和教師辦公室、教師住宅等。這一時期蘇州陸續興辦了一批教會學校,如位於謝衙前的私立晏成中學、私立慧靈中學,位於義慈巷的私立萃英中學等,桃塢中學舊址是其中現存原校捨建築最多的一處。
蘇州近代住宅建築
推薦閱讀:
桃木寶劍的風水靈效
中國微縮“復原”1300年前唐朝皇宮
魚紋漢磚 大渡河畔的漁獵文化密碼
武大教授稱“曹操墓”被商業綁架
推薦閱讀:
桃木寶劍的風水靈效
中國微縮“復原”1300年前唐朝皇宮
魚紋漢磚 大渡河畔的漁獵文化密碼
武大教授稱“曹操墓”被商業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