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千年古鎮闖出轉型發展新路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千年古鎮闖出轉型發展新路

日期:2016/12/14 9:42:1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在長三角產業和城市雙轉型的發展大背景下,園區唯亭鎮――這個蘇州城東北的水鄉古鎮,在8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毫不動搖地加快轉型、加快升級、加快提升―——唯亭,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蘊的歷史文化名鎮,6000多年悠久歷史的草鞋山文化遺址,迄今依然屹立在陽澄湖畔;唯亭陽澄半島上的重元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與蘇州寒山寺同時代出現。

  1994年,蘇州工業園區項目的啟動,為唯亭發展創造了跨越騰飛的歷史契機,文化名鎮由此躍變為今日的經濟重鎮和湖濱新城。 16年來,唯亭鎮主動接受園區的輻射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實現歷史跨越,屢創佳績:

  ――全鎮經濟指標保持年均35%以上的增幅,成為“全國千強鎮”前30強和“江蘇百強鎮”前10強。

  ――唯亭鎮連年保持“新增注冊外資與實際利用外資”兩大指標位居全市鄉鎮之首,已經成為蘇州市乃至江蘇省舉足輕重的開放型經濟強鎮。

  ――2010年唯亭鎮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億元,穩居全市鄉鎮“財政五強”行列。

  10余戰略新興項目落戶智能產業園

  新板塊:千年古鎮崛起創新型經濟

  面對光鮮的成績單,唯亭鎮並沒有滿足,而是將目光放遠,大膽提出了“力爭全鎮經濟率先實現向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大轉變”的發展口號。目前全鎮集聚“生態環保、智能電網、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項目超過100家,新興產業逐步成為全鎮經濟新的增長點。

  相比此前,唯亭經濟轉型發展的這份成績單更為亮眼,包含了一大批在新興產業、智能產業、科技產業方面具有“第一性、唯一性”的產業亮點: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人――全省鄉鎮第一個,引進全國第一家“中國電能服務網”項目,培育亞洲唯一的風電控制技術龍頭――能健電氣公司,運營投用全國第一個網頁版視頻網絡系統――闊地網絡,正式開園蘇州唯一以智能產業為核心的功能分園――唯亭智能產業園,建成蘇州鄉鎮唯一的總部管理產業集聚平台――青劍湖總部經濟島。

  在唯亭新興產業崛起中,“智能產業園”和“青劍湖總部經濟島”是具有代表意義的兩個產業載體項目。

  唯亭智能產業園,顧名思義,集聚“智能、智慧和人才”。產業園位於星湖街婁江大橋旁,這幢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的產業園似乎並不起眼,但如今已入駐了10余個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產業項目。其中,太谷電力是全國第一家第三方電能管理服務商、第一家智能電網運營服務商,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電能服務公共平台。信雅達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業務處理外包商之一和金融軟件服務商。值得一提的是,闊地網絡創始人胡加明是“姑蘇領軍人才”獲得者,其研發的網頁版視頻會議軟件一經推出便在業界激起巨大反響,上線10天後,其注冊會員就突破15萬,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唯亭青劍湖總部經濟島則是“集聚資本、集聚資金”。總部經濟島占地僅為4.3萬平方米,但每年產出稅收已超過1.5億元;這不僅僅是對地方的稅收貢獻,更重要的是,這座小島是唯亭鎮資本最為集聚、資金最為活躍的區域。總部經濟島注重與城區樓宇經濟的錯位競爭、差異發展,形成以區域總部管理為特色的總部經濟集聚區,保利協鑫、同興財富、東吳投資、高達資本等一批區域管理總部在這裡“安家”。在青劍湖總部經濟島的示范帶動下,唯亭全鎮范圍投資管理總部企業累計超過50家、管理資金規模超過50億元。投2.5億建鄉鎮最大生態體育公園

  新城市:城鄉一體化

  發展力求新突破

  唯亭鎮認識到,鄉鎮轉型發展是一種“全面性、綜合性的轉型”,不僅經濟和產業要加快轉,城市和環境也要主動轉。在此過程中,唯亭鎮全力推進農村城市化、加快提升城市現代化,逐年實現城市發展的大升級、大轉型、大突破。

  2007年,唯亭鎮被蘇州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23個“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配套先導區”,也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唯一的“區鎮一體化發展先導區”鄉鎮。

  2008年,唯亭城市宜居建設進入高潮,全部建成動遷社區實現“園區新農村示范小區和蘇州市綠色社區”創建全覆蓋;招商地產、首都城開、中信地產、上海綠地等20多家房產巨頭在唯亭啟動建設110萬平方米高尚生態住宅,青劍湖、陽澄湖“雙湖”板塊已成為全市生態宜居的熱點板塊。

  2009年,唯亭鎮基本完成全鎮全部2.1萬戶共計6萬農民的一次動遷,標志著唯亭農村城市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2010年,唯亭在全市鄉鎮中率先實現“江蘇省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園林小城鎮、國家衛生鎮”鎮級環境類創建大滿貫;其間,唯亭投入2.5億元建設了鄉鎮規模最大的生態體育公園――110萬平方米陽澄湖濱生態體育公園,成為陽澄湖畔的生態新地標。

  當前,唯亭鎮加快推動“北部行政商貿區、唯亭東片老鎮區、城際站商務區、陽澄湖沿線生態帶”等四大城市功能片區開發,力爭打造成為園區北部生態最優美、交通最便捷、居住最舒心的城市副中心,在蘇州鄉鎮中率先實現高水平區鎮一體化、率先實現城市大升級、率先實現城市現代化。

  持股、創業的戶籍人口超過六成

  新民生:搭建富民惠民高平台

  唯亭鎮始終把“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促進失地農民保持長效增收”作為頭等大事,著力促進率先發展與富民惠民良性互動,全鎮富民發展水平始終保持全市鄉鎮領先地位,截至2010年底,全鎮2.1萬戶共6萬人的戶籍居民中,擁有“創業、物業及投資性收入”的家庭累計達1.6萬戶,占總戶數近80%,其中,股份收入家庭8600多戶(占總戶數38%),房東經濟家庭4300多戶(占19%),全部創業家庭5600多戶(占25%)。

  隨著經濟社會加快轉型,唯亭鎮提出富民發展也要轉型,率先推動全鎮富民發展從此前的“小而散”向“大而強、大而集中”轉型。

  造好就業大市場,力爭率先實現“最充分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唯亭大手筆地建設了5000平方米的唯亭人力資源市場,引進29家專業化的人力資源公司,成為目前全市鄉鎮中規模最大、設施最全、信息最廣泛的綜合型就業服務平台。近幾年每年為動遷居民開展技能培訓超過3000人次、推薦企業上崗超2000人次;將全鎮及社區的保潔、綠化、保安等公益崗位優先配置給“4050居民”以及各類弱勢群體家庭,近年來累計提供公益崗位超3500個。

  發展富民大組織,促進居民資金在穩定保值基礎上實現增值最大化。 2004年唯亭在蘇州市率先組建了鎮級富民合作社,目前已經累計參股股民4600多戶,建成富民載體31萬平方米,成為目前蘇州市單個規模最大的專業富民合作組織。當前全鎮各類富民合作組織在“組織個數、載體規模、股民人數、股金總量”方面均在全市鄉鎮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建設富民載體超過40萬平方米,像青劍湖社區富民合作社建設的青劍湖商業廣場,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不僅成為社區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成為青劍湖環湖區域具有一定輻射帶動力的重大商業配套項目。 建設創業大平台,因地制宜地提升創業致富水平。針對征地動遷後的失地農民和上岸漁民,唯亭鎮積極鼓勵和引導他們從“本土小就業”向“外出大創業”轉變,在經過初期的小規模和小范圍實踐後,赴外地種養呈現規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全鎮外出創業種養戶超過800戶,承包農田、林場、養殖水面超過10萬畝,戶均年增收達到5萬元以上。同時,唯亭鎮全面放大唯唯亭亭陽澄湖大閘蟹產業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建設了蘇州單體規模最大的專業蟹市場――5萬平方米唯唯亭亭國際蟹市場、最大的規模化陽澄湖養殖基地――1萬畝陽澄東湖大閘蟹養殖基地、最大的陽澄湖大閘蟹專業富民合作組織――唯唯亭亭大閘蟹合作社,推動全鎮的大閘蟹養殖戶、銷售戶向專業化的產業戶、經紀人大轉型,努力讓唯亭蟹產業發揮出最大的富民效應。

  唯亭鎮不僅搭建好了“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富民平台,更加快全鎮富民發展在高平台上向“可持續、長效性、大而強、大而集中”快速轉型,唯亭老百姓也將享受到全鎮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帶來的更大實惠。南京1月2日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