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加強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經濟核算的必要性和措施(2)

加強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經濟核算的必要性和措施(2)

日期:2016/12/14 22:49:49      編輯:古建築結構

  再次,建立和完善以項目為中心的成本核算體系。項目核算是一項系統很強的工作,它涉及到企業的各個單位和部門,貫穿於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必須與企業內部的有關業務核算形成體系,才能有效的進行。僅有財務核算,缺少其他業務部門的配合,工程成本是算不清的。建築施工企業之所以存在共同費用分攤、工程成本不實等問題,主要原因就是管理關系沒有理順,項目的核算沒有形成體系。針對這一狀況,關鍵要抓好經濟責任的層層落實,切實抓好內部各級核算,並按成本的實際發生情況,准確、及時地提供數據。企業在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之下,真正建立起以工程項目為中心的成本核算體系。

  通過這樣建立工程項目成本核算體系,形成以項目的工程成本核算中心,分公司為工程利潤中心,集團公司機關為利潤匯總和分配中心的分級核算體系。公司在確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基礎上,再通過嚴格考核,效益掛鉤,調動各承包單位和承包人的積極性。這既符合會計制度的核算要求,又能滿足企業各級承包經濟責任制和實行項目承包的需要。不僅有利於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確性,有利於成本預測和決策,而且有利於貫徹和落實成本管理責任制,正確反映和考核企業內部各單位的成本管理責任制。

  (三)實行項目經濟核算必須注意的問題

  大力推行項目管理和項目承包,是建築施工企業體制改革的必然產物。企業內部實行層層承包,劃小核算單位,使工程項目承包向生產經營型轉變,要有一個完整的、相對固定的、適應生產管理的班子,使其各盡其責。特別是要加強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重點抓緊抓好人工費,材料費這兩個成本項目,把降低成本的指標層層分解,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形成企業上下人人關心成本,人人關心效益的新機制,徹底改變過去工人只管干,干部只管算,干算脫節的局面,把工人的責、權、利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控制生產消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經濟效益。

  工程項目承包就其性質而言,是企業內部明確責、權、利關系,落實經濟責任的一種管理方法。推行工程項目承包的關鍵是明確工程項目管理的責任,然後依據工程項目而定利。以承包基數形式反映出的經濟責任是最重要的因素。准確測定承包基數,無疑是明確項目管理責任的先決條件。從日前建築施工企業推行項目承包的狀況看,如何准確測定承包基數及獎勵比率的問題並未真正解決好,以致大盈了無法大獎或無邊大獎,大虧了則無法賠或無法罰。利益承包人取走,虧損由企業承擔。獎罰不合理,對承包者不能產生真正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因此采用適當的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和貢獻激勵,是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面提高的最好辦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要發展,就要順應當前形勢,確立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通過建立完善的項目承包責任制,加強內部財務控制,加強成本核算,改善經營體制,努力自我完善,不斷研究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勢必有力地促進工程項目管理及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