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文化太倉:觀賞原生態建築大觀園——沙溪古鎮

文化太倉:觀賞原生態建築大觀園——沙溪古鎮

日期:2016/12/16 18:44:03      編輯:古代建築
 中新蘇州網2月25日電題:觀賞原生態建築大觀園

  作者:陳秉鈞

  在讀到我的這篇文章之前,也許你對於沙溪古鎮並不是怎麼熟悉和了解,可事實上它的名氣卻不小:它是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在目前的歷史文化名鎮群中,這可是最高級別最具份量的一個榮譽稱號。沙溪既然有了這麼一個響亮的名頭,自然就會有它的一系列的獨到之處,限於篇幅,這裡不可能一一列舉,只能取其一斑而窺全豹。

  這“一斑”是什麼呢?容我慢慢道來。

  在尋常游客的口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某地的明清一條街是如何如何地漂亮,是怎樣怎樣的繁榮,心中就不免會產生出一種疑惑:那明清一條街是真的嗎?它的漂亮是過去時的還是現在時的?它的繁華是歷史性的還是現實性的?如果是真的,那麼那一條街在明清以後還有沒有繼續發展和變化呢?如果它是假的,那麼豈不是又在糊弄熱情的並且又很誠實的游客嗎?而游客們難道還沒有被大量的假文物、假古董害慘嗎?

  好在我們現在正在說的是古鎮沙溪。到了沙溪,古韻今風撲面而來,這種疑惑便一掃而光,你會由衷地感慨:歷史文化名鎮就該是這個樣子!

  因為,沙溪古鎮上的老街是原生態的,也就人們常說的“原汁原味”四個字。

  沙溪的老街曾經也被一些熱心人稱之為“明清一條街”。然而這樣的稱呼被沙溪人自己給否定了。原因很簡單,僅僅以“明清”這種特定的歷史階段還不能夠涵蓋這條老街的全部。這條老街,尤其是老街上的房屋建築,是代表這古鎮的全部歷史,它從古至今,一脈相通,而並非只是象征著某個歷史過程或階段。

  這麼說讓聽著的人覺得比較抽象。然而,相信你如果懷著一顆探索之心,一種欣賞之情,一份敬慕之意,走到沙溪,你就會得到具體的體驗。這就好比恭恭敬敬地坐在那裡聽一個人介紹美人之美。盡管他說得天花亂墜,你還是雲裡霧裡搞不明白她究竟美在哪裡,只有當美人站到了你的面前,與你近距離接觸,你才會明白什麼叫做閉月羞花之容,什麼叫做沉魚落雁之貌。

  在一般游客的眼中,沙溪的歷史首先是從大片的房屋建築中進入的。當你進入沙溪的老街,無論是從東往西,還是從西往東,都可以看到不少各個歷史時期的典型建築。五十年代改建的吳曉邦祖居的門面上镌有“1954”字樣,它仿照上海先施公司格調,磨石子外牆面,內走廊,寬闊高敞,氣派非凡,據鎮上老人說,這就是解放初期沙溪被譽為“太倉小上海”的標志性建築,而在它稍西的斜對面處,一幢七十年代的建築紅磚清水,比較新穎,外牆面上還遺留著當時流行的一些政治標語的痕跡,讓人感覺到歷史煙雲的飄忽和無奈。往東行到中市橋,六十年代建起的新華書店在轉角處赫然而立,而它的旁邊,則是一處處古樸舊屋,蒼然老牆。在吳曉邦祖居東側的斜對面,便是解放之前同樣顯赫於當地的綢緞商名號元昌和的故址,它是比較典型的民國時期建築,層面高敞,樓上一排幾何圖形的落地長窗,布置規整,長窗外半欄內,可乘涼品茗,可觀望街景,而樓層之間的雕刻線紋十分精細,令人贊歎不已。沙溪鎮上對於游客耳熟能詳的陸京士故居和吳曉邦故居,分別建造於1946年和1927年。前者第一進為清水牆壁,水泥拉毛立柱,四面回廊環護,具有福建廈門一代的建築特征,頗為洋氣,而後者則完全是歐式建築,內設壁爐,外有瞭望台,晾台、房間、衛生間、儲藏室、就餐室、廚房、書房、會客廳設施齊全,百葉窗、紗窗、玻璃窗三層完備,這樣的建築形式,在上海、天津、南京、蘇州等大中城市中也許不足為奇,但是在蘇南的歷史文化名鎮群中,可以說是鶴立雞群,十分罕見。當然,如果沙溪僅僅只有這些民國時期和解放後一段時間內的典型建築支撐,那它們絕不能夠涵蓋更為久遠的明清時期,換言之,沙溪就無法成為真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了。

  作為一個帶有一定探索性或者觀賞性的游客,走在沙溪的老街上,眼光應該往縱深處看,應該往細微處看,唯有如此,才能從青磚黛瓦和斷壁殘垣以及一些不為人所注意的地方發現大量的明清建築,發現它們雖然經歷了一百多年乃至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依然熠熠生輝,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就在名聞遐迩的義興橋南垛右側,那一座古舊民居屋檐下的斗拱挑梁,可以讓人清晰地分辨出是清初的建築,地處東市街花籃廳檐下的幾個花籃,工藝十分精湛,似乎也只有清代的匠人才可以如此精工細作,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知道它們的第一代主人是誰,但是這並不妨礙它們在沙溪明清建築中的歷史地位。至於聲名浏亮的龔氏雕花廳,我們已知它產生於清代乾隆年間,梁上所刻的吉祥圖案,栩栩如生,美奂美侖,有專家認為它的建築、工藝、文物等方面的價值,都遠遠超出了東山雕花樓,因此被诩為“江南極品,古鎮絕景”。鎮上的清代建築有不少,因為年代悠久,它們有的“藏在深閨人未識”,有的“濃妝淡抹總相宜”,它們各呈其能,各展長技,在古鎮建築爭得了一席之地。而日見稀罕的明代建築,也有其立足之處,比如地處鎮西的曹家祠堂故址等,就是較具代表性的典型。總而言之,這些古舊建築確實會讓人有眼花缭亂之感,但若能靜下心來細細分辨,分明可以拿捏得住一條一以貫之的歷史脈絡。

  2007年4月28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霁翔同志到沙溪視察後,對沙溪古鎮的保護工作很贊賞,充分肯定了幾個方面,其中一點是:“你們沙溪的歷史是延續的”,他所指的就是這些房屋建築方面的歷史延續性。正因為沙溪古鎮保留了這麼許多各個時代的典型的房屋建築(當然還有各個歷史時期的橋梁、水井、弄堂以及風牆和獨一無二的橋門洞等等),所以有不少游客在游覽了沙溪以後要驚歎:“沙溪真是座原生態的建築大觀園。”

  說到這裡,我思忖道:你也許已經領略過了文字中的《紅樓夢》大觀園,你也許也已經游覽過了園林化的青浦大觀園,那麼現在,你不想去見識一下沙溪這座原生態的建築大觀園嗎?

  編輯:黃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