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古建維護的重要性

古建維護的重要性

日期:2016/12/15 2:01:33      編輯:古建築結構

 

古建築作為一種歷史遺存不但具有文物藝術科學價值而且也是一種培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激勵後人不斷進取勇於創造的精神財富。因此保護修繕古建築使它延年益壽傳之久遠是我們古建工作者艱巨而光榮的歷史使命。

防徽杜漸是古建界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古建築種類繁多,不論是木結構還是磚石結構.都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著人為的和自然的破壞,如何減緩破壞乃是我們進行古建修繕工作的一個重要課硯。

有人曾經把古建保護工作者形容為古建醫生我覺得這一比喻十分貼切,這是由於我們在工作方法、工作步驟上與醫生為病人診斷,

治療是十分相似的。我們對一座古建築進行維修保護,首先需認真地勘查

—觀察整體結構有無走閃,瓦頂有無塌陷,木架是否脫裨,構件是否糟朽以及磚牆、地面、裝修、

石活的殘壞程度等等,以對這座建築的健康狀況做出判阮並查閱這一建築的歷次維修檔案,

在這一基礎上才能制訂維修方案。

古建築雖然包括多種建築類別和由多種材料組成的實體,但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還是木結構建築。而對於木質結構來說,防微杜漸的工作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事物的發展變都是由量變到質變,不少古建築的損壞乃至倒塌都是由於日常的保養和修補工作跟不上而導致的。‘其中屋頂漏雨就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它的破壞過程大體是由瓦頂滲漏開始,而後椽望糟朽造成屋頂局部沉陷、坍落,最終導致梁架糟朽失去承重能力而倒塌。如果能及時發現瓦頂滲漏而給予必要的修補,則後面一系列的連鎖性損壞即可避免。

再如對古建築的台明、散水這一類不大引人注目的部位,也應及時修補,恢復其功能。台明大多用磚砌築也有用石材的,其頂部筱以條石壓面,壓面石裡側與台面、柱礎交接處,年久容易造成勾縫灰槳脫落,雨水即可從這裡滲入使台明含水量增大。一到冬季,滲入的雨水如果不能完全蒸發,遇冷就凍結成冰,冰體膨脹迫使縫隙進一步擴大。這種情況尤以陰面為甚,年復一年的

惡性循環下去,台明可從瞰閃發展到崩塌,嚴重時造成柱礎下沉,引起上部結構變形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