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周禮古制的王城規劃(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周禮·考工記》)
⊙非壯麗無以重威:為表皇權至高無上,歷代建成不惜人力物力,極盡奢華壯美之能事。
⊙象天法地以顯帝王之尊:是指依天象和地理方位營建國都
⊙天子居中而立: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擇天下之中而立國,的“中”主要是基於政治與軍事的戰略因素而定,並不是指國家地域的幾何中心)
⊙陰陽五行,以求吉祥:是中國古代流行的哲學觀念。金屬西方,屬秋季,生化過程為收,因此太後居住的宮室在紫禁城西側。木屬東方,色彩為綠表示生長,清代將皇子居住的阿哥所選在紫禁城東部。土的方位為中,紫禁城中心三大殿的台基即為“土”字形喻王者居中統攝天下。水的位置在北方,在紫禁城最北部的欽安殿供奉玄天大帝,殿後正中有一塊欄板為雙龍水紋,表示北主水。火屬南方,色彩為紅,南門午門色彩裝飾都以紅色為主。
⊙尊祖孝親:建太廟,奉先殿等祭奉先人之廟堂,所謂”國有太廟,以象外朝,國有奉先,以象內朝,禮如天子之家廟”。
⊙天子至尊的禮序:建築群體,單體等級分明(紫禁城最高等級建築“太和殿”面向南,以地望高,以色尚黃,用數尚九,以形象龍,象征天子為地位最高的人)
古代宮城基本規制
◇宮城基址規模之制:匠人營國,方九裡
◇城中城之制:內之為城,外之為郭(實例: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三朝五門之制:“三朝”治國理事施政之所(外朝,治朝,燕朝) 五門:是天子皇權威儀之制,(皇城前導門、皇城門、宮城前導門、宮門、朝門。實例:北京故宮)
◇左祖右社之制:是以建築的布局形式體現了一個王朝的政治觀念-----尊祖重農。宮城左邊建太廟,右邊建社稷壇
◇前朝後寢之制:帝王舉行朝會的禮儀宮殿在前,敵後的起居生活廳堂在後
◇中軸對稱之制:重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次要建築位於兩側,對稱布局)
◇四隅之制:古代稱四隅為“地維”或“思維”東南巽(xùn),東北艮,西南坤,西北乾。古代認為“天方地圓,天有九柱支撐,地有四維系綴”。
◇郊壇之制:指按古代慣例建於城外的各種禮制壇廟,是朝祭天、地、日、月、山岳、河流、歲星、風雨、雷電等自然神氏的場所(天壇、地壇日壇月壇是京師必建的壇廟,天壇建於城南,地壇建於城北,日壇建於城東,月壇建於城西)
紫禁城單體建築等級
古建築專家倬雲先生分析了外朝三大殿庭院的二十六座建築,分為九種等級。
單體建築的等級差別表現在不同的間架、屋蓋、構造、裝飾、彩畫。
▽台基形式與等級:台基(台基由台明、台階、月台和欄桿四部分組成)是一座房屋的地基兼底座,高出地面的部分叫台明,其面積大小略小於屋檐投影,下雨時檐頂滴水不會滴在台明上。台基(台明)以高為貴,以石砌為貴,以須彌座式台基為貴。
▽高台與建築等級:高台不同於台基,僅有少數宮廷建築和廟宇才有資格建於高台之上。
一級⊙三崇漢白玉石須彌座式高台:明清時期,三崇漢白玉石須彌座式只用於宮廷頂級建築,外朝三大殿全部坐落三台重疊的漢白玉石須彌座式高台上(太和殿)
二級⊙單座漢白玉須彌座式高台:有單座漢白玉須彌座,石雕欄桿,排水籠頭組成(太和門)
三級⊙帶漢白玉石欄桿的
青磚砌築高台(體仁閣)
四級⊙台
青磚砌築高台(太和殿西庑房)
▽面闊間數與建築等級:明代以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正式建築為最尊貴,其次為七間,五間,三間
▽丹陛橋與建築等級:紫禁城中重要宮殿采用丹陛橋之制,丹陛橋是一種高於地面的旱橋,修建在高台式宮門與重要宮殿之間(寧壽門至皇極殿、武英門至武英殿各有一座,兩側安裝漢白玉石欄桿,是最高等級的丹陛橋)
▽宮門前建橋與建築等級:顯示建築等級的重要方式,宮門前修河,“以象天漢”象征天上銀河,在河上建橋,象征鵲橋,即“以法牽牛”,因此宮門前修建不同數量的石橋,表示建築等級的高低
▽木材的材質與建築等級:以金絲楠木為貴
▽柱色與建築等級:金色最高,紅色次之,黑色再次之
▽房頂形式與建築等級最明清時期官式建築的房頂分九級,由高到低依次是,重檐庑殿頂,重檐歇山頂,單檐庑殿頂,單檐歇山頂,卷棚歇山頂,尖山式懸山頂,卷棚懸山頂,尖山式硬山頂,卷棚硬山頂
▽蹲脊獸的數量與建築等級:蹲脊獸是安裝在安裝在垂脊檐角上的裝飾,安裝數量以多為貴,最高為十一個,脊端為騎鶴仙人然後依次為龍、鳳、獅、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猴)
▽琉璃瓦顏色與建築等級:黃色最為尊貴,其次是綠色
▽門色、門釘與建築等級:明清規定,皇宮正殿門和一品至三品官府第門為紅色,四品以下府第門為黑色。清代對門釘數量規定皇宮大門縱橫九路(9×9)每扇門81釘,親王縱九橫七(9×7)63顆釘,一至三品(7×7)49顆釘,四至五品(5×5)25顆釘,五品以下不准設門釘
▽建築彩畫與建築等級:明清建築彩畫有和玺,旋子和蘇式三種,和玺彩畫為貴,旋子彩畫次之,蘇式彩畫又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