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建築業信息化發展趨勢(2)

建築業信息化發展趨勢(2)

日期:2016/12/14 22:51:38      編輯:古建築結構

  信息化趨勢

  1、行業化應用趨勢

  加入WTO以後,作為建築企業面臨著國際環境的激烈競爭,多項目、高風險、快變化、嚴質量、短工期、低成本已成為建築企業管理的主要特征。同時,建築企業步入10倍速的競爭時代,競爭早已不局限於“窩邊草”的爭奪。競爭的邊界日漸打破,建築企業面臨的是“快魚吃慢魚”的生存挑戰。而隨著企業高速成長、規模發展和資本積累的順利完成,以及二次創業的嶄新開始,迫使企業必須積極采用信息技術,改進經營和管理模式,加強建築企業內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實力,提高管理的現代化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適應國際國內競爭新形勢。

  根據建築企業生產管理過程的特殊性,建築企業信息管理一般分為兩大部分,企業總部信息管理系統和項目信息管理系統。項目是建築企業生產和運營的基本單元,實現項目信息化管理是建築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基礎。在企業總部層面的信息管理系統,側重於輔助決策、數據分析和總體管理。而項目層面的信息管理系統則側重於過程管理、數據收集和目標控制。兩個系統的聯接和數據庫的共享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行業化應用將在全面執行新的國家驗收的前提下,推動建築質量管理向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健康軌道發展。建築企業實現網絡化的遠程管理,提高企業資源統一調度。在工程現場,行業管理者、監理、業主和施工管理員可在同一平台上協同工作,在提高質檢評定、報驗、監理驗收的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質量監督工作的及時、准確、公正。項目的完成和推廣,在推動企業信息化的同時必將有力地推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全面提高建築企業在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新的世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行業化的初步應用,大大降低了企業對項目成本控制、工程資源配置和化管理等工作的難度,為公司總部對各分散的項目部的深化管理提供了評判和指導憑據,有利於質量監管向規范化和科學化發展。

  2、服務化趨勢

  市場化及行業本身的殘酷競爭,使企業的競爭與管理的壓力加大,迫使它們從全國及全球市場格局出發,在戰略體系的指導下主動地建立信息化戰略目標和操作策略。而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信息建設服務化是企業競爭成功的核心性基礎。

  一方面,系統供應商技術服務的過程就是it企業管理持續改善、循環提升的過程,建築企業軟件供應商認為信息化是“只有開工,沒有真正意義上竣工的工程。”現在所產生出來的信息技術與管理結合的管理軟件產品,對於我們把握未來的企業管理軟件發展方向至關重要。對於企業的管理者如何看待客戶關系管理、分銷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實際上是正確把握解決企業急需問題的關鍵。服務化趨勢是系統供應商信息化發展的方向和必然目標。

  另一方面,信息化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對一。信息化戰略的制定,一定不要為信息化而信息化,它一定是為建築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建築企業服務於業主、監理方、設計方和分包方等相關方,並要協同辦公。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方式又逐步成為主要的工程承包模式的趨勢。在新的形勢下,我國大型建築企業通過管理變革和流程再造,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就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為我們進行管理變革和流程再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手段。

  國內企業的管理已經從重視傳統的企業內部流程型管理走向面向市場、面向渠道、面向客戶、面向服務的市場化管理體系。而這一營銷體系的建立,必須依賴於現代信息化手段來解決企業市場運作過程中信息傳遞、資金回籠、庫存存量、銷售狀況的迅速掌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