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大式屋脊瓦作

大式屋脊瓦作

日期:2016/12/15 1:22:43      編輯:古建築結構

因屋頂形式不同,大式建築的屋脊有幾種不同的做法。

           (一)、屋殿頂

                  屋殿頂有四坡五脊,正脊的骨架是脊桁與扶脊木,垂脊的骨架是由戗和角梁。正脊兩端安設“正吻”。清式做法的正吻是一種龍頭形的裝飾,張開大口咬著正脊。吻下山面設吻座,承托正吻。吻背上有扇形的劍把,吻背後有小型背獸(4-22)。正吻常由若干塊預制件拼壘而成。兩個正吻之間即為正脊。

                  這些瓦件在大式建築中通通使用琉璃瓦。琉璃瓦的等級還用色彩加以區別:以黃色為最高,成為皇帝所使用的宮殿、陵寢、苑囿,以及部分寺廟主要建築中琉璃瓦的專用色彩。其次為綠色,王公們使用的建築和部分寺廟建築中用之。以下有蘭、紫、黑、白等色。當一種屋面上使用兩種色彩不同的琉璃瓦,而其中一種色彩為主,另一種色彩的琉璃瓦沿屋脊、檐口等處布置,這種做法叫做“剪邊”。單色的琉璃瓦屋面的型制又高於剪邊做法。

垂脊做法分為兩段,以“垂獸”為界。垂獸前為“獸前段”;垂獸後邊為“獸後段”。獸前段從最下端起,在仔角梁頭的套獸榫上安放一個“套獸”,用以保護仔角梁頭。其上安設“扒頭竄頭”作為“仙人”的座。在垂脊下部排列著一系列的特殊瓦件:“仙人走獸”。“仙人”總是排在最前面。其後的走獸依次為: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魚、獬、吼、猴。這些走獸數量的多寡依屋面坡身大小和柱子高矮而定,但是走獸的數目應為單數。最後一個走獸後面放一塊筒瓦,接著便是垂獸(4-23)。

   垂獸必須正好安設在正心桁的中線上,或正面與山面正心桁的交點上。獸後段垂脊做法和正脊大略相同。

          (二)、硬山頂與懸山頂

這兩種屋頂在大式做法中垂脊上的垂獸位於檐桁檩中心線之上。垂獸前也安放仙人走獸等瓦件,但仙人在安設時應與垂脊坐45度角斜放。垂脊外面的兩山頂部,將勾頭和滴水與垂脊成正角排列在博縫之上,稱作“排山勾滴”。若建築物有正脊,則排山勾滴位於正脊中線處的在山面上使用勾頭;若建築物不做正脊,譬如卷棚式做法,則在正脊中線位置上的山面上使用滴水(4-23)

          (三)、歇山頂

                 歇山頂是由懸山頂與屋殿頂合成的。其垂獸由正吻至垂獸間的做法與懸山頂相同。其垂獸以下部分的做法和屋殿頂相同,只是這時由垂脊斜伸向屋角的脊稱為“戗脊”。

          (四)、懸魚、惹草

                “懸魚”裝設在懸山頂或歇山頂山牆兩坡博縫的相交處,花樣很多,極富裝飾性。最初這個構件雕做魚形,意為避火。一般木博縫處用木懸魚,磚博縫處用磚懸魚。在大式建築中,於木博縫板外面,在桁頭分位處常釘上一些釘子,成梅花或其他樣式,重要建築用金色的釘子。一方面可固定博縫板,另一方面可起裝飾作用。而沿兩坡博縫板的斜面,在桁頭分位下邊,可裝上如意形的雕飾,稱作“惹草”(4-25)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