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歷史悠久城市——承德

歷史悠久城市——承德

日期:2016/12/14 10:04:28      編輯:古建築保護
    承德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即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這裡曾發現的石斧、網墜、陶鬲等豐富的歷史文物,就是他們在這裡勞動生活的遺跡。殷周時期,這裡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范圍。承德市東約150公裡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於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築長城,現在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范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秦漢以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在此設置過行政管理機構。在漫長的歷史中,這裡的漢、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清朝後,熱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這裡毗鄰京、津、西顧張家口、東接遼寧、北倚內蒙、南鄰秦皇島、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由於這裡的氣候、物產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聯絡蒙古,鞏固邊防,於是清帝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興建避暑山莊,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結束。山莊建立後,清朝曾有7個皇帝在此駐跸。清代康、乾年間,是山莊和外八廟的興盛時期。帝王們在此消夏理政,使這裡成為全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隨著清王朝的國勢衰弱,鼎盛一時的山莊和外八廟開始敗落。1976年,國務院批准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整修工程第一個十年規劃》,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得以大規模整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