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滄州市文物部門在新華區小趙莊鄉王希魯村附近發現明代兵部尚書馬昂墓赑屃和殘碑。
據滄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員鄭志利介紹,赑屃為漢白玉質地,形態完整,表面斑紋細致,雖有殘缺卻清晰可見。經測量,赑屃通體長2.4米,背寬1.1米。在出土的赑屃不遠處還發現一塊殘碑,厚度約20厘米,上面可以看到“馬昂”和“恭襄”等字。
據史料記載,馬昂,字景高,祖籍河南祥符縣,後移籍滄州,明永樂二十一年鄉試中舉,次年參加會試落第,入國子監。正統八年,升刑部右侍郎,不久改右副都御史,參贊甘肅軍務。景泰五年,任吏部尚書。弘治末年在北方雞鳴驿因家父戰死而加入軍隊,任兵部尚書,後扶持正德皇帝,改調任戶部尚書。
鄭志利說,“恭襄”是馬昂死後皇帝賜予他的封號。馬昂的墓葬規格比較高,根據早些年采集的數據,墓地面積約40畝,地表設有石牌坊、神道、石像生,包括石翁仲、石馬、石羊、石獅。1966年,馬昂墓遭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