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溪古鎮的特色,概括起來就是今天的“十古”——即古街、古榕、古建民居、古寺廟、古衙門、古碼頭、古佛洞、古佛堰、古巖墓、古風民俗,古色古香,醉是人文。
1、古街坊:1700多年的歷史變遷,古鎮至今保留完整,現有明清時代街坊七條,街面全由石板鋪成,兩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寬度3.44米。
2、古寺廟:古鎮內有三座完好寺廟,古龍寺、鎮江寺、潮音寺,都位於黃龍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廟,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景觀,鎮外還有2座大寺廟,建築宏偉,吸引眾多游人。
3、古建民居:現有明清民居76套,一樓一底,傍水而築,臨江"吊腳樓"體現了古蜀民居"干欄"文化特色。 </P>
4、古樹:鎮內現有樹齡800年以上的古榕樹6株,盤根錯節的樹根和濃蔭蔽日的樹蓋,增添了古鎮的濃郁的古貌古趣,古鎮在鹿溪河畔鎮龍溝內還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條龍的千年古樹烏臼樹,外觀非常奇特,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 </P>
5、古崖墓:場鎮周圍多次發掘漢代巖墓,其中有石棺、陶俑、銅玺等大批文物,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 </P>
6、古佛洞: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依山傍水,隔河遙望,頗為壯觀。 </P>
7、古佛堰:金華庵下府河上攔河築堰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設施,黃龍溪萬畝良田至今由此灌溉,恰似一座小型"都江堰"。 </P>
8、古戰場:歷史上常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還有蜀王、諸葛亮、張獻忠、楊展在此大戰的傳說。
9、古風民俗:至今黃龍溪鎮還保留許多民風民俗,如打更、放生會、龍舟會、燒火龍、觀音會、川劇座唱等習俗。 </
10、三縣衙門:歷史上黃龍溪屬"金三角"地帶,民事、經濟糾紛、匪患困擾三縣(華陽、彭山、仁壽),遂設三縣衙門(今聯合辦事機構)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眾多影視界朋友,成為古裝影視片外影拍攝理想之地,先後有《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海燈法師》、《秦淮世家》等100余部影視片在此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