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是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范本
日期:2016/12/14 19:27:10   編輯:古建築保護數量眾多、質量上乘的各類古跡文物,大型“博物館”式的文化遺存規模,在中華歷史文化中無與倫比的分量……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對於曲阜不僅是一項巨大的責任,也是一項巨大的機遇。考察曲阜的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工作,會發現他們不僅做好了,而且做成了“范本”。
數量眾多的文化遺存能夠完好得展現在世人面前,其實正是曲阜工作成績的看得見的最好證明,背後的努力和其它的成果已毋須贅言。最近的例子,是曲阜於今年7月底啟動了“三孔”古建築群彩繪維修保護工程,是對1300余間房屋、14萬平米面積彩繪的首次全面系統的保護維修,規模之大足見曲阜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此前,“三孔”彩繪只在清末有過局部修復,許多早期建築彩繪現已嚴重起甲或斑駁脫落,曲阜此次的保護維修屬於搶救和研究性質,從中也足見曲阜高度的責任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曲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截至今年上半年,曲阜已成功申報4項國家級、16項省級、26項濟寧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和質量均居全省縣級市前列;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非遺保護制度。今年六月初還召開了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會議,繼續研究保護問題、總結成績和不足、部署今後工作。申報成果、制度、部署的“三足鼎立”,充分昭示出曲阜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堅實和成熟。非遺保護水平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抵高度的證明,因為很大程度上是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是“更上一層樓”。
曲阜下大力氣保護維修“三孔”彩繪的同時,也打出了“保護現場觀摩游”的牌,顯示曲阜在文化旅游開發上足夠敏感的意識,與其“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開發體系相輔相成。宏觀層面,曲阜正構建中國和山東的“文化經濟特區”,推進文化產業建設上的“突破曲阜”戰略,融資174億啟動“國家大遺址曲阜片區”開發;“軟件”建設上,曲阜努力營造“勤、善、公、和”的旅游大環境,今年6月則剛剛舉辦了“2014中國曲阜孔子修學旅游節”;具體舉措上,“三孔”景區推出了“背論語免費游三孔”活動,在“儒家文化游”中融入了“櫻桃采摘游”……這些例子充分反映出曲阜在文化旅游打造上的全面和深入,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宏大豐富的“生態系統”。
曲阜的非遺運作同樣實現了產業化。“祭孔大典”以現場展示“孔子六藝”、舉行“中華成人禮”和“中國童學秀”等形式,有效拉動了當地旅游;根據《魯班傳說》改編的動畫片《魯班的故事》,已經以影視光盤和漫畫圖書的形式正式發行;“曲阜三寶”中的楷雕如意和尼山硯台已經成為收藏和饋贈佳品,並培育了大批加工銷售企業;桑皮紙、琉璃瓦等傳統制作技藝的專業作坊和相關企業眾多、產量巨大,產品遠銷海內外……曲阜以相對虛擬的非遺項目,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可觀效益。
今年的中秋小長假,僅僅3天濟寧市就接待游客149萬人,實現旅游收入7.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2%和16.6%,成為省內僅次於青島、濟南和煙台的“旅游大戶”。作為濟寧市旅游核心資源的曲阜必定是貢獻良多,充分表明曲阜文化旅游的巨大活力和出色效益。何謂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范本”?便是既能充分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也能深入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聯動運作,曲阜對此可謂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