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廣西貴港發現大地主劉文彩地契

廣西貴港發現大地主劉文彩地契

日期:2016/12/14 12:20:34      編輯:古建築保護

圖為地契 蔣雪林 攝

    廣西貴港市博物館館長馮桂淳12日介紹,該館近日舉辦一期地契文物展,他在審核布展的地契文物時,發現了一張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長40厘米寬38厘米、立契人為劉文彩的民間“白契”。

    馮桂淳介紹,這一地契的收藏者是貴港籍收藏家蔣先生。地契來自成都地區,該地契系2014年蔣先生在成都古玩市場淘獲。

    馮桂淳表示,經初步考證,該地契應系劉文彩所有。理由有三:一是從地契紙質略微發暗、有零星霉斑點、墨跡受潮暗淡狀況看,契紙來自成都平原潮濕地區,與劉文彩家鄉大邑縣氣候條件吻合;二是從買賣土地雖只是六分多,卻能動用“官尺”,計算土地面積精准至小數點後六位——面積只有茶杯那麼大的“忽”看,與劉文彩的身份吻合;三是從每分地高達一百大洋高價,交易金額多達六百多大洋,卻沒有立契人劉文彩簽字畫押的情況看,與劉文彩有“管家”代理經營活動的情況吻合。

    馮桂淳稱,地契中有一個“繼”字,不用繁體而用了簡體字,這與地契的整體書寫不太協調。因此,這份地契是否為劉文彩所有,存有一些疑問。針對這一問題,相關文物專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這份地契所立年份為1943年,受五四運動的影響,繁體字和簡體字混用的情況,也出現在一些地契中。

    馮桂淳認為,這張地契對土地面積的計算十分精確,竟然精確到了百萬億分之一,除畝、毫、厘等耳熟能詳的單位,還出現了有“絲”和“忽”,對研究中國古代土地清量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