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建築之美---藻井
日期:2016/12/14 19:24:30   編輯:古建築保護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面,周圍飾以各種花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在古代建築結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藻井通常位於室內的上方,呈傘蓋形,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據《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東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認為是主水的,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蓮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築物的安全。
藻井,自古以來被認為是漢族木造建築一項繁什的裝飾技術。因為匠人不必用鐵釘就能推出有深度感的藻井。
藻井的這種裝飾,其含義與象征還和消防有關。在殿堂、樓閣最高處作井,同時裝飾以荷、菱、藕等藻類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自從人類發現火以後,同時也了解到火的危害,人們已懂得了為了生存和發展要避害,但由於當時生產力的低下,人們還缺乏制服自然災害的有效手段,於是只能努力從多方面表達自己的願望。殿堂樓閣建築中對藻井的特殊處理就屬此類,雖然是唯心的,但也反映了古人對防火的良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