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保護 >> 故宮首發現御窯瓷器集中埋藏坑

故宮首發現御窯瓷器集中埋藏坑

日期:2016/12/14 12:23:47      編輯:古建築保護
    近日,在故宮考古工程中,首次在院內發現並科學發掘一處御窯瓷器的集中埋藏坑,填補了研究宮內廢舊瓷器管理制度的空白。另外,在慈寧宮花園的紅牆外,考古工程還發現了有十三層夯土層的地基,但史料卻沒有對之上宏大建築宮殿的記載。

    目前,5處考古工程已經在故宮裡展開,其中包括南大庫消防管道改線工程工地、慈寧宮花園熱力電力管線改造工程工地等三處發現古代建築遺址的施工區域。在南大庫考古發掘現場,故宮古器物部的一位專家介紹,“在慈寧宮花園的紅牆外,我們發現了地下建築基址。經過考古勘察,首先發現的是排水溝,又發現了巨大的兩米五見方的建築基礎。地基有十三層夯土層,可以想象在此之上建築的宮殿一定很宏大。不過查閱史料並未發現相關記載。”

    另外,故宮的考古專家首次對宮牆的現代地面以下部分進行了解剖,認清了生土之上城牆地基、牆礎及牆體的完整結構;在院內發現並科學發掘的御窯瓷器集中埋藏坑中,工作人員還意外地發現了藏傳佛教的法器——嘎巴拉碗的碎片。嘎巴拉碗是由人的頭蓋骨做成,又稱內供顱器,是修無上瑜伽密部舉行灌頂儀式的法器。制作嘎巴拉碗用的頭蓋骨,必須是修行有成的僧人,一般多為按照高僧生前的遺囑,從遺體上取下制成。

    據介紹,今年,故宮首次將紫禁城視為一個整體,將各處考古發現的同時期夯土建築基礎進行科學記錄。這將為研究這處皇家建築群創建初期的情況提供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今後,故宮每年都將對社會發布一本考古報告,詳細介紹上一年度“地下故宮”的新發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