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日前完成了對遼寧省錦州市北鎮洪家街遼代墓地和新立遼代建築遺址的階段性考古發掘,初步確認了遼代帝王陵的殿址和陪葬墓。
遼代由契丹族建國,政權傳九帝,留下五處皇帝陵墓,其中祖陵、懷陵和慶陵在內蒙古,顯陵和乾陵在遼寧。然而,由於滅國時遼陵遭金兵大肆毀壞,今天已很難見到其身影,因此,確定遼陵的具體位置就成了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2015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啟動了北鎮洪家街遼代墓地、新立遼代建築遺址考古發掘等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位於錦州市北鎮市富屯街道新立村的新立遼代建築遺址是一個經過精心規劃、面積龐大、結構復雜的建築群落,可以分為多組單體建築。所發現的遺物多為建築構件,其中屋頂所用建築構件幾乎全為綠色琉璃件,胎體細膩,燒造溫度高,堅硬結實,裝飾風格統一。
洪家街遼代墓地位於北鎮市富屯街道富屯村洪家街村民組西,在已經發掘的墓葬中,出土隨葬品有銅器、鐵器、金銀器等。另一座墓葬規模較大,建築精致,並有墓志銘,確認墓主人為皇族耶律氏,下葬年代為遼道宗壽昌二年(1.96年),考古人員分析該墓應為權臣韓德讓家族墓的陪葬墓。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通常來說,遼代帝陵至少包含五個基本要素:一是陵穴,即帝王玄宮;二是陵門,即陵園大門;三是殿址,即地上建築群;四是陪葬墓,即宗室、重臣的墓地;五是奉陵邑。目前,已經發現了五個要素中的兩個,即陪葬墓和殿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