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法國古建築的消防安全措施

法國古建築的消防安全措施

日期:2016/12/14 11:52: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法國古建築的消防安全措施

法國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國家,美麗怡人的風光和聞名遐迩的文化古跡是吸引世界游客的主要原因。法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建築。過去,歷史性建築物僅指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著名建築物,數量比較有限,現列入法國國家級歷史性建築的有28000座,文物112000件,各級博物館收藏的藝術珍品400萬件。

位於厄爾、盧瓦爾省省會夏爾特爾市的夏爾特爾大教堂,聞名遐迩的盧浮宮、凡爾塞宮、楓丹白露、香波爾城堡等是極其重要的古建築。法國的宮殿御苑美輪美奂,最負盛名的是凡爾塞宮和楓丹白露。具有300多年歷史的凡爾塞宮是法國和西歐古典宮殿的典范。庭院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噴泉之精美無與倫比,以阿波羅戰車噴泉和金字塔噴泉最為壯觀。

法國是以信仰天主教為主的國家,教堂數量之多自不待言。其中許多大教堂建築精美,規模宏大,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巴黎聖母院、蘭斯大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夏爾特爾大教堂、聖德尼大教堂堪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隨著時代的發展,古建築的概念也有所擴大。如今,它還包括各類有特色或具有代表性的鄉間建築或廠房及其設施。在法國,管理古建築的專業部門是文化遺產司的古建築和國家宮殿處,而古建築的消防安全保衛尤被高度重視。

以盧浮宮的消防安全措施為例。盧浮宮建於1204年,17世紀末葉,改稱為皇家藝術品收藏館。1793年國民議會通過法令,盧浮宮對公眾開放。如今的盧浮宮每年接待游客600萬人次,開放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地上三層全部為藝術品展廳,地下三層為商業區和停車場。盧浮宮共分為六個館:古希臘和古羅馬館、古埃及館、古代東方館、油畫素描館、雕塑館、工藝美術館。

盧浮宮主要以磚石為建築材料,雖防火性能較好,但建築空間高大,門窗通風較好,木結構裝修及木質家具較多,一旦起火,火勢蔓延較快。盧浮宮內部沒有適合消防車通行的道路,鋪設水帶也很困難。為了照明、防盜等需求在屋頂安裝各種線路,久而久之,會因安裝使用不當或絕緣老化、破損,線路設備發熱迸出火花、電弧等隱患,存在引起火災的可能。

1984年2月,時任總統密特朗決定擴建盧浮宮,采納了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設計方案:修建2萬平方米的地下室,地面上是玻璃金字塔形狀的雙層入口。經過此次改建,盧浮宮的消防滅火設施得到了大力改善,使整套滅火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盧浮宮的消防安全設施極為完備,其內部設置了2個消防監控室,由巴黎消防總隊派員,進行24小時監控。另外,在設計修建時嚴格按照建築防火規范要求,安裝了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裝置。同時,在水槍射水難以達到的高處,或因梁架重疊射水難以直擊火點的部位,在確保文物不怕水淋的情況下,安裝了固定水噴淋滅火裝置。盧浮宮內共安裝了3500個煙感探測器、3500個水噴淋探頭、105個消防水喉,以及一定數量的移動式滅火器。

盧浮宮的地下層設有水泵房和一個蓄水240噸的水池。發生火災時,消防設施能迅速啟動,確保能迅速撲滅大火和人員的迅速疏散。建築物內壁塗抹層均為防火塗料,以提高局部的耐火性能。盧浮宮設置有15個防火分區,並安裝了防火門和防煙垂壁。為了防止雷擊,盧浮宮建築物上都安裝了防雷保護裝置。

除了按要求配備報警和滅火設施外,盧浮宮還制定了嚴格的防火制度,嚴格控制明火,定期進行防火檢查,詳細記錄和向上級報告火險情況。消防隊還針對其建築特點經常性開展訓練和演練,以隨時做好充分的滅火准備。

(欄目主持:范曉輝)

(新媒體編輯:申 妍)

文章刊載於《中國消防》2013年 第17期

原文閱讀請查閱《中國消防》雜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