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型古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 脊吻獸件
日期:2016/12/15 1:28: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中國是出現古建築最早的國家,也是目前保留琉璃瓦古建築最多的國家,古建築材料各式各樣,頗具規模,然而在眾多古建築材料中吻和獸的組合應用也成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吻和獸是古建築裝飾中不可缺少東西,沒有了吻獸組合等於古建築沒了靈魂。
吻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築,有1條正脊,8條垂脊, 4條圍脊,總共有13條殿脊。吻獸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只,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在大殿的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只,8條脊就有8只。在垂獸前面是1行跑獸,從前到後,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風仙人,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共計10只。8條垂脊就有80只。
脊、吻、獸從何處來?這要從中華民族龍的文化說起。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開端的象征;炎黃子孫崇拜的圖騰;龍所具有的那種威武奮發、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理想的象征和化身。龍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這是龍的駕馭驅使,給人們帶來吉祥……龍文化的延伸由“觀念”——龍的傳人、龍的崇拜,到龍的服裝、裝飾器皿和用具,到傳統建築上的“避邪物”,可以說,文化涉及到哪裡,龍文化就延伸到哪裡。尤其是在中華傳統建築上的琉璃瓦雕塑裝飾物上。
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後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嫔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小獸能避火。由於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龍、鳳在古建築中多是成對出現,吉祥、安康是其基本意思,還有生活美滿、子孫滿堂之意。狻猊在古籍中是和獅子同類的猛獸,《爾雅·釋獸》中說"狻猊,食虎豹"。將其用於裝飾屋面,大概是象征鎮災降惡的意思。獬豸外形似龍,尾部似獅卻生獨角,十分奇特,也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行什在一般古建築上極少使用,只有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上可見到,所以它只出現在等級最高的建築上。獅子、天馬、海馬、押魚、斗牛,都是猛獸或猛獸的化身。自然界中的獅子凶猛無比,無需雕琢。
斗牛外形似牛,古人覺其忠厚老實,不夠凶猛,故將其裝扮成身披鱗甲、神態似龍的異獸。海馬、押魚,卻被古人雕琢得面目全非。海馬似馬,押魚似龍(古代傳說中的"虬龍"即有角的小龍,尾部帶鳍似魚形),都增加了幾分威嚴,象征著尊貴。在天安門屋頂上東有琉璃瓦吻獸10個,傳說這是"九脊封十龍"表示每天有10條龍來守護宮殿。在正脊兩端有龍頭形正吻,吻背上插著扇形的劍把,據說是為了防止它逃走,垂脊上有個仙人和九個走獸: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等。
古代大型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傳說可以驅逐來犯的厲鬼,守護家宅的平安,並可冀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為此,不論是建築等級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戗脊端、角脊上飾有“龍”來避邪,並以此來顯示宅主的職權和地位。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起初並不是龍型的,是由簡單的翹突逐漸形成動物形的脊飾,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圖屋脊兩端就有這類裝飾物。鳥形演變為鸱尾(傳說是一種海中能滅火的神物),至中唐或晚唐出現張口吞脊的鸱吻。
藝術形象完美,稱為"琉璃瓦正吻"、"龍吻"、"大吻"。正脊以外的垂脊,戗脊上則常用獸頭,這些獸頭順著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故名望獸。吻獸的使用也逐漸形成較嚴格的定制和比較嚴密的格局。 一般不得用大型的龍吻獸;廟宇、官宅、宮廷則以金黃琉璃瓦者為多,而且造型個大蒼勁、華麗美觀。我國目前最大的“大吻”在故宮太和殿的殿頂上。
各自形成獨特的風格。至清代“避邪物”始成定制。規定:翼角處“騎鳳仙人”之後的“走獸”皆用單數,數量最多可達11個。如最高等級的殿宇,故宮太和殿的垂脊獸的數目就是11個。曲線優美、氣質精秀、樸拙渾厚、神態各異其趣。可知中華民族建築文化和風土人情,及人們祈盼安寧、幸福,企盼在同天災火患斗爭中得到“仙人走獸”之幫助,以“驅鬼魅”、“鎮宅”、“避煞”、“破邪”。如裝龍飾物可避火災、調風雨,因為龍能興風作雨;
示威武之象征。獬豸傳說能辨別是非曲直,是“正大光明”和“清正公平”之象征。總之,無論是“龍避邪”,還是“仙人走獸”,都是人們美好願望的寄托,它既是一種建築裝飾。人們仍可見到“龍文化”在新建的仿古建築上展示,如今的龍文化(裝飾)不僅僅是為了“避邪”;而且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海內外,凡飾有“龍避邪”的,一定是華人宅府),凝聚了民族的魂之所在。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只有金銮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
古建築中還有很多材料一起組合來應用的,今天就不一一介紹了。古建築正式因為其獨特的結構和巧妙的組合。人們看到感慨古老的建築和精美壁畫之余 ,往往被屋頂形態各異、樣式眾多的吻獸所吸引 ,這些出自明初宮廷匠師和地方工匠之手 ,經歷了幾百年風雨的琉璃瓦頂龍形飾件 ,以它獨有的魅力讓人驚歎不已。這些龍的同族子孫們 ,個個生氣勃勃 ,姿態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