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在古建築被拆掉之後 往往會在原地修建一些仿古建築

在古建築被拆掉之後 往往會在原地修建一些仿古建築

日期:2016/12/15 1:30:3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三坊七巷旅游,每次來都能看到新的景點古建磚瓦,發現新的變化。“三坊七巷的保護修復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一代一代人要傳承中華文化,只有了解過去,才能創造現在,才能開拓未來。三坊七巷基本保留明清時期的街區格局,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和“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2006年,福州正式啟動三坊七巷文物保護修復工程,按照“政府主導、居民參與、實體運作、漸進改善”的指導思路,總體規劃,分期實施,確保福州古城可持續發展。

    有關湖南衡陽將拆除周敦頤愛蓮堂的消息成為熱點。據多家媒體報道,因為愛蓮堂附近正在進行商業開發,愛蓮堂所在位置正好處於未來的交通要道,所以當地決定拆除現在的愛蓮堂,並按“拆舊如舊”的原則,在附近擇地重建。

    作為周氏祠堂以及周敦頤在衡陽唯一幸存的遺址,愛蓮堂不單是衡陽人的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財富。正因如此,愛蓮堂的存與廢引發了全國人民的熱烈討論。其實,除了愛蓮堂,湖南長沙還有多處古建築面臨商業開發和舊城改造帶來的拆遷風險,只是它們不如愛蓮堂知名度高,沒有引起廣泛關注。例如:長沙市蘇州會館舊宅正在拆遷、東魚塘巷游擊坪4號公館已被拆掉、吊馬莊予園公館已被拆除。湖南之外,其他地方也屢屢上演類似的悲劇。例如浙江歷史名城定海、天津著名的“五大道”都難逃被拆遷的命運。

    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古建築古建磚瓦被拆掉之後,往往會在原地修建一些仿古建築,甚而花費巨資建造古建築,重修名人故居。為何一邊拆掉已存在的具有天然歷史文化韻味的古建築,一邊卻花費巨資修建仿古建築?古建築需要這樣的多此一舉嗎?當然不需要,也經不起這樣的多此一舉。

    有一些地方已經在對拆古建築、建仿古建築之風進行反思。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網站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為什麼想蓋一個仿古購物中心》認為,北京對前門地區的改造工程可以說是中國目前正在興起的拆古建築模仿古建築之風的源頭,而這個問題可能是現階段中國文化遺產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多年來,南翔鎮高度重視對古鎮的保護,專門制定了一系列古鎮保護規劃,加大了對古鎮保護資金的投入。按照“修舊如舊、原汁原味”的要求,對年久失修的古街、古橋、古居等進行搶救性修復。經過對古鎮老街管線納入地下工程、恢復江南庭院等一系列保護改造,古鎮老街沿河而建、彈硌長街商賈雲集、古橋古宅風貌依舊、臨河民宅枕河而居,處處呈現出一幅濃郁的江南水鄉古鎮畫卷。

    據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公司總經理林矗介紹,三坊七巷今年將啟動社區博物館建設,全方位展示社區歷史淵源、傳統建築和園林、民間文物、民俗文化、名人事跡等。對於不可再生的歷史建築,拆除、重建或者新建都是不當的,這樣的道理並不深奧,但為何同類事件卻屢屢發生?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創建評選過程中,古鎮南翔以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淳樸的民俗風情、極具特色的古建築風格和整體保護的完整性成功當選。問題還在於有關規劃審批部門沒有把好關,如果在申報規劃項目審批階段就聽取文物部門的意見,許多優秀古建築古建磚瓦就不會慘遭拆毀。而這一局面要得到根本扭轉,恐怕還得修改相關法規才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