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影烏鎮:夜航船上的溫軟評彈
日期:2016/12/14 10:37: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不怕塞車。塞車的時候,聽聽評彈。溫婉曼妙,細膩圓潤,精致脫透,評彈所吐納的氤氲,會把車內的空氣變成水,整輛車就像浸在凝漿玉脂裡,漾而不前。這個時候,再塞車,再多噪音,再大灰塵,你也沒有脾氣。
烏鎮大戲院
一到江南,便四處尋找這種能讓人養出好脾氣的妙曲。第一次現場聽評彈,是在烏鎮。
我在烏鎮住的是民宿酒店。酒店把原汁原味的民居修葺好,屋內按四星標准裝修一番。客人來到不同的民居,都有自己的房東照顧,很有人情味。我拿著鑰匙牌沿水而上,按編號走到我的“民宿”。抬頭一看,是“梨園客棧”。烏鎮戲院就在裡面,說書場也在裡面。門口的小黑板上寫著:“蘇州評彈《青蛇傳》,晚上8:00。”
烏鎮美景
原來評彈就在我“家”門口。這裡的評彈比較正宗,是蘇式原味。只是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清瘦的女先生自己撐著,顯得有點冷清。也幸虧唱的是歡情未谙的青蛇,白蛇該是更豐腴,也更風韻吧?
烏鎮還有一處聽評彈的地方,是水上戲台。我一看那舞台就不對勁,閃爍著彎曲成酒杯與麥克風形狀的霓虹燈,整個卡拉OK的架勢。果然,戲台開唱時,喧嘩聲聲,燈紅酒綠,變調的評彈只是在插科打诨的節目中穿插過場而已。
後來在蘇州,終於聽到了略有生氣的評彈。
烏鎮夜色
先是在吳宮酒店大堂裡與評彈不期而遇。我是從餐廳返回客房取外套時,被袅袅琴音吸引到大堂的。一男一女兩位先生,都是中年人。女子穿水藍色旗袍,與落地窗外的園林夜色十分融和。她表情並不多,但指尖一動,池水恍如泛起流光。
女兒打電話來說:“你到哪去了,你點的巴閉湯上來了,快回來啊!”我說:“是鲃肺湯,不是巴閉湯。” 這蘇州名菜鲃肺湯可不能放涼!我一步三回頭地離開大堂,回到了餐廳。
飯後有小雨,撐著傘步行十分鐘,就到了護城河的游船碼頭。雨夜行船,夜景是拍不好的。我把目光收回船內,看見船頭坐著一個中年男子,與游客不一樣。他不看風景,時而閉目養神,時而望著窗外的流水,神情略帶疲憊。他穿著樸素的襯衣牛仔褲,一雙手卻顯得比別人優雅,掌大而軟。他腳邊有個袋子,裡面放著一把三弦琴。我眼前一亮,這是唱評彈的先生!
評彈先生在唱“人面桃花”
當船上的導游小姐在介紹吳山越水時,先生從袋子裡取出一件長衫穿上。雖然是在黑暗中,他並不是把長衫隨便套在身上,而是仔細扣好每一粒扣子,並用手撫平褶皺處。所有動作,都是寂寞而利索的。導游小姐講累了,請大家聽評彈。先生開始彈唱起來。我從未在水上聽過評彈,這才明白紅樓夢裡賈母說,聽戲要隔著水才得其韻。一粒粒圓潤的音符,在波浪中一步三搖,滑過我們慵懶的神經,又隨著細碎雨點落在古老的護城河上。
夜航船上聽評彈,別有滋味。有多少人在聽,多少人聽得懂,仿佛並不重要,寂寞本身也是一種價值。這余韻悠長的琴聲,是吳山越水的背景,也是吳山越水的靈魂。先生一字一漾地唱著:“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對情侶依偎在窗邊耳語。世間再溫軟的評彈,也軟不過他們的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