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漢城遺址和青海喇家考古遺址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日期:2016/12/15 1:20: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記者20日從福建武夷山市獲悉,武夷山漢城遺址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隨後將經規劃、修繕保護等措施,或於2015年成為中國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外開放。
中國31處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其中福建占兩處,除武夷山外,另一處為三明萬壽巖遺址,是福建省文保單位首次入圍。
據了解,武夷山漢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將同時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公園本身就是一個不間斷進行考古的場所,將使人們在公園游覽、觀賞考古成果的同時,“探秘”考古挖掘現場、漢代皇城古建築等。
武夷山漢城遺址是座2200多年前的“現代化”城市,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遺址面積約14.3平方公裡,包括核心區閩越王城宮城遺址、城周邊官署遺址、作坊遺址、窯址、墓葬區等,還有體現居住者身份的“萬歲”瓦當以及兩米多長的花紋空心磚、玉器、鐵制生產工具、銅制兵器、陶制生活用具、當年的花紋鋪地磚、陶制水井等各類珍貴文物。
國家文物局最近公布,青海喇家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對這一“國寶級”史前災難遺址進行保護研究、展示利用。建成後,這將成為青海省第一個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位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的喇家遺址,是以青銅時代早期齊家文化為主,兼有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等不同文化內涵的聚落遺址,保留了4000年前大地震、黃河大洪水等多重災難遺跡,素有“東方龐貝”之稱,對於探索黃河上游乃至我國西部早期文明及人類發展過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該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1年度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同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喇家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也已經過國家文物局審核通過,青海省政府於今年3月公布實施,喇家遺址1號保護展示館已對外開放,喇家遺址專門的管理機構喇家遺址博物館經海東市編辦批准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