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嶼北古村落將開啟古村落保護的全新模式

嶼北古村落將開啟古村落保護的全新模式

日期:2016/12/15 1:18:0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8月5日,對於永嘉縣巖坦鎮嶼北村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當天的村民代表大會全票通過,讓古村落的原住民悉數搬遷到即將動工興建的聚居區,嶼北古村落的產權則全部歸村集體所有。這次置換,將開啟古村落保護的全新模式,也意味著嶼北古村落的開發利用,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


  巖坦鎮委書記徐翔對這次結果,用“喜極而泣”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說,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嶼北古村落的保護利用,終於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畢竟是叫農民放棄祖屋產權,不是件容易的事。安置方案的成功實施,應該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典范意義。”村委會主任汪志義則告訴記者,為讓古村在發展中得到更好保護,村民們決定騰出房屋,安置到村外,“但我們的安置房可也是一座‘古村’呢!”


  此次安置方案,是讓村民交出房屋產權給村集體。以村集體名義,同開發商合作,增加集體收入。而開發商則在村外再造一座“古村”,安置437戶村民。


  嶼北始建於唐,興於宋,至今保留45座較完整的四合院古式建築,其中省保單位11座。從2011年調任巖坦工作後,徐翔越發深切地感受到這座文化瑰寶的價值。近年來,嶼北陸續收獲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景觀村落”“首批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最美古村落”等殊榮。


  2013年,在保護中一度沉寂的嶼北古村,與上海世貿控股集團達成古村項目整體開發協議,雙方都希望在古村保護和開發上,能完整呈現出嶼北特有的魅力。為此,雙方經過多次協商後,嘗試古村居民整體置換到新區再進行保護開發的模式,以便為日後的利用爭取主動。


  “嶼北被列為省文保單位後,房屋審批已暫停十余年,部分老屋出現坍塌,村民們也迫切希望能夠早日改善居所。”汪志義表示,村民可按合法建築面積等額置換,無房戶可相應“分配”定額指標在新區安置,以解決17戶無房戶面臨的困難。


  如今,嶼北整村開發項目已完成全村7400畝山地流轉,在永嘉縣委、縣政府重視和幫助下,古村外100畝土地完成用地功能調整,明確用地指標。“新劃定的100畝用地,將采取統一設計、統一建造、統一分配的方式建設。建築風格沿襲楠溪江特色,結合唐宋儒、禅文化,建造一座全新的景觀村落。”徐翔介紹,目前開發商已制定新“古村”的初步規劃。


  未來,嶼北古村將統一進行核心旅游區塊打造,四周山場及田園進行多功能配套旅游開發,以“中國古村落文化創意谷”為核心定位,建設集“中國古村落文化影視基地”“中國藝術作品創意生產基地”“中國古村落休閒生態城”“中國民族文化古村落建築基地”“中國佛教文化基地”等為一體的楠溪江最大的文化旅游綜合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