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詩韻風流余香染,清韻柔波繪自然 江南中式庭院的閒逸生活

詩韻風流余香染,清韻柔波繪自然 江南中式庭院的閒逸生活

日期:2016/12/14 22:02:3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寫江南 蘭亭筆墨跡未干
跡未干 詩韻風流余香染
余香染 清韻柔波繪自然
繪自然 清風明月是江南


  庭院生活從來都是中國傳統人家的閒情所在,一方庭院幾許情景,卻承載了萬分雅致內涵。而江南中式古典庭院,滲透著中式建築中的文化脈絡,和中國人骨血中的閒情逸致。坡屋頂、馬頭牆、漏花窗,簡約清靜的中式江南建築風格,有著不顯自張的氣度和雍容,亦有著江南隽永長久的深邃與高雅。中式裝修庭院,帶著盛世江南那永不落幕的風華,撷取中式建築文明的靈韻,鑄就著讓人拍手叫絕的寫意江南。


  江南風格中式庭院融合了江南園林的宅與園之古典之美,不僅是古典建築與景致小品的有型疊加,更是空間與風景的情境表達。亭、台、軒、榭、廊、橋,每一處看似隨意的景致,流露的則是主人的審美情趣和內心情感。古之宅院,設計者與享用者之間須心意相通,方可建造佳境。中式裝修庭院,深谙中國文人雅士樂山樂水的生活情致,汲純正江南園藝之精髓,勾勒出融通古今之風雅宅園,再現江南庭院天人合一的清妙夢境。

天人合一 粉牆黛瓦寫意人生
江南庭院,追求的不是流光溢彩的張揚奢華,而是圓融厚重的深邃意境之美,其所表達的是具有中國人文精神的居住之所。中式裝修庭院,山環水抱、荷香濡染,以精致中式庭院再現江南情懷民族情結。

一幅“水在園中、園在庭後、移步異景、情景相融”的優美畫卷即將徐徐展開。前有碧水迎風送月,中有漏窗似隔非隔,後有花園搖曳香。白牆青瓦,層層疊疊,跌宕起伏,錯落有致。馬頭牆高出屋脊,有的中間高兩頭低,微見屋脊坡頂,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兩端跌落數階,檐角青瓦起墊飛翹。在蔚藍的天際間,勾出牆頭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

園林美學 傳承千年的棲息意境
江南風格中式庭院,撷取“拙政園”之精華,深谙江南神髓,具有厚實傳統文化底蘊的園林景觀,從而表達中式居住文化的精神內涵、文化底蘊及閒情逸致的生活情韻。庭院中,堂前一方清池,碧水盈盈,頓覺心曠神怡。信步閒庭之時,感受清風撫過荷葉的陣陣清香;憑欄遠望,如同置身煙雨江南,品一盞佳茗,在天地間運籌帷幄。


  中式庭院,將中國園林的精巧靈秀、虛實掩映、移步換景等特色融於一體,以中國山水花鳥的情趣,寓唐詩宋詞的意境,營造出內外借景的園林意境。隔牆的花草樹木,透過镂窗,或明朗入目,或隱約可現;移步換景,畫面變化令人目不暇接:鳥鳴枝頭,葉沐晨露,白牆修竹,樹影婆娑,詩意至極。


  中式庭院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盡可得到心靈的陶然和自然之美的享受。在如此靜谧、寧靜、清新、曠然的養生之所,與三五老友一道,於中式庭院把酒品茗、談笑風生,一種惬意、平和淡泊的心境油然而生,實乃悠然自得,況味悠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