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遼、金、西夏:漢風猶存的異域特色

遼、金、西夏:漢風猶存的異域特色

日期:2016/12/14 18:32:54      編輯:古代建築史

    契丹原是游牧民族,唐末吸收漢族先進文化,逐漸強盛,不斷向南擴張,五代時進入河北、山西北部地區。由於遼代建築是吸取唐代北方傳統做法而來,工匠也多是漢族,因此較多保留唐代建築的手法。遼代留下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簡稱應縣木塔),是我國現存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構高層建築的實例。
    
    女真貴族統治的金朝占領中國北部地區以後,吸收宋、遼文化,逐漸漢化,建造京城(中都,今北京市),仿照宋東京制度,征用大量漢族工匠,因此金朝建築既沿襲了遼代傳統,又受到宋朝建築影響;現存的一些金代建築有些方面和遼代建築相似,有些地方則和宋代建築接近。由於金朝統治者追求奢侈,建築裝飾與色彩比宋更富麗。“工巧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也。
    
    西夏是我國西北地區以黨羌族為主體的政權,北宋初開始強盛,拓展疆土,並建都大興府(今銀川市)。吸收漢族先進文化,建立典章制度。從遺存的眾多佛塔來看,西夏佛教盛行,建築受宋影響,同時又受吐蕃影響,具有漢藏文化雙重內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