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蘇稽千年古鎮的詩情畫意
日期:2016/12/14 18:47:00   編輯:古代建築史 遠古時代,人口的聚集、城市的興盛,與紛繁的江河密不可分。觸摸蘇稽的過往,我們依稀可見,在三江匯聚的上游,魚米之鄉,富庶之地,孕育著獨特的人文歷史和地理風貌。
歷經歲月的洗禮,昔日的面貌仿如隔世,惟有那青石板、老房子組成的一幅水墨畫,在夕陽之下顯得格外靜谧;只有那潺潺的流水聲,銘記著逝去的一切。流離中有幸得見,這座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那些有幸保存的老房子,能夠見證昔日的繁榮;那些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是繁華過後最好的見證。
嘉州多古鎮,蘇稽數翹楚。蘇稽古鎮,位於樂山與峨眉間,有峨眉河流經。據史料載,蘇稽古鎮大約形成於隋朝,始稱“桂花場”。其後幾代沿革,唐改蘇稽戍,宋置蘇稽鎮,清設蘇稽鋪、蘇稽鄉。蘇稽歷史文化傳說掌故盛多,素有“龍燈之鄉”、“書畫之鄉”美稱。
蘇稽,依水而生,與綢結緣。峨眉河如同“母親河”,孕育著子子孫孫,讓後代繁衍不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蘇稽絲綢業亦是其支柱產業,甚至成為昔日的貢品,讓富商們趨之若鹜。
蘇稽美名,自古有之
與峨眉山、樂山大佛毗鄰而居,蘇稽小鎮在文人墨客心中留下一席之地。其中最廣泛流傳的應屬南宋田園詩人范成大的《蘇稽鎮客捨》。
送客都回我獨前,何人開此竹間軒?灘聲悲壯夜蟬咽,並入小窗供不眠。
今天,當我們沿著峨眉河,尋覓千年古鎮昔日的繁華。只有沿河聚居,枝繁葉茂的法國梧桐,蔚為壯觀。
如果追蹤植物學的歷史,原產地位於中亞熱帶的法國梧桐何時移居蘇稽,並且獨木成林,長成參天大樹?或許其中也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蘇稽古鎮的興盛,與絲綢業的繁榮及河運發達密切相關。蘇稽自古物產豐饒,談到其特產,當說“嘉定大綢”。樂山絲織業歷史悠久,唐代已有“水波绫”、“烏頭绫”等名特產品。清代初年,蘇稽絲綢業興起,所產土綢“俗謂之鄧陽綢”,再待發展嬗變,便成為著名的“嘉定大綢”。
“嘉定大綢”以當地產素絲為原料,采用傳統“水織法”以木機織成,密致綿軟,透氣涼爽。到近代已遠銷南洋及歐美。由於絲綢暢銷,蘇稽一帶成為絲綢業的重要產地。民國時,蘇稽四鄉居民約八百戶,就有五百余戶從事絲綢紡織業,號稱嘉州絲綢之鄉。
樂山學者唐長壽先生考證認為,“嘉定大綢”外銷多由馬幫取道南方絲綢之路。近代蘇稽馬家做大煙生意,自組馬幫,便以絲綢走此道換取煙土牟利。也由於此,蘇稽一帶煙毒流害。黃炎培路經此地,觸景生情,賦詞道:滑竿兒,來去匆匆,十個勞工,九個煙容。臨上征途吸一筒,算流差命合窮。君休問,西場水口,百盞燈紅。
雖說車辚辚、馬蕭蕭的喧囂景象已歸入歷史煙塵,可“絲綢之鄉”的印記還是得以些許延續,今天的蘇稽仍保留著一個蠶桑村,同碼頭古井一道,講述著那些絲綢之路的繁榮記憶。
鎮上的楊碼頭,留有三座清末古宅,分別為陳氏宅、梁氏宅、謝氏宅,三宅正對峨眉河,且皆修建有渡口碼頭,每個碼頭邊均有掘井以便清洗絲綢。蘇稽絲織業與水運業相生。據當地人介紹,這裡的房屋大多是由本地富商所建,但歷經歲月的風霜,有的老建築已經幾易其主。四合院門口,3個碼頭出口石台階直到水面,呈半圓形,越往下直徑越大,原本平整的台階上早已刻下碼頭工人深深的腳印。它記下了碼頭曾經的繁榮,也記載了碼頭工人的艱辛與苦難。
蘇稽碼頭風韻別具,叫人流連忘返,古橋風姿綽約,幽幽不語。遙想當年,鎮上商旅塞途,驿馬馳行,而無一橋勾連河道兩岸。過往行人,唯有木船擺渡,逢年過節,或是趕場,渡口繁忙而引發超載,船翻人亡時有發生。清代鹹豐六年,嘉定父母官體恤民情,在峨眉河上建起一座漫水石橋,從此車馬交通順暢。
時至今日,站在橋上,人流仍是熙熙攘攘,繁華依舊。全橋均用雅石築成,所用雅石大者,長五、六米,重約五噸。如此之巨,可想見當時從青衣江船運而下的壯觀景象。細細算來,此橋還是樂山境內最長的古橋。今天的古橋繁華依舊,蘇稽人日日行走於上而習以為常。
千年古鎮,詩情畫意
沿峨眉河順流而上,“峨眉綠道”掩映在金燦燦的油菜花叢中。黑色路面,游人綠道,兼具旅游、散步、騎游等功能。這樣的高等級綠道,在四川盆地郊區,並不多見。
蘇稽古鎮,位於峨樂景區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如何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市中區已在這方面進行長遠的規劃。
位於蘇稽鎮樂峨路上的樂山烏木珍品文化博物苑,“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AAA景區”等等稱號,早已聞名遐迩,正著手擴建二期工程。新建三條仿古街的規劃也已啟動,其中第一條街道打造已開工,投資約1億元。
目前,市中區多次與旅游開發公司恰談。蘇稽古鎮的開發,並著手規劃古鎮,對古鎮風貌進行修繕,同時在建成區內打造河濱文化長廊。
樂山城市“西進”已然大勢所趨,蘇稽今後將成為樂山、峨眉發展之主軸線。蘇稽古鎮,若能在城市化進程中留下一席之地,當有機會作為全國范本。
他山之石
杭州宋城:杭州宋城景區是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11年游客達到600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十多億元,上繳稅金近億元。“建築為形,文化為魂”是宋城的經營理念,怪街、佛山、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南宋風情街等景點一步一景。宋城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地,市井街內棉花鋪、染坊等七十二行老作坊星羅棋布,越劇、街頭雜耍、燕青打擂、捉拿武松等表演爭奇斗艷,王員外家小姐拋繡球招婿表演聞名遐迩,新春廟會、火把節、潑水節、桃花節四大節慶活動精彩紛呈。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更是宋城一絕。置身宋城,恍如隔世。
推薦閱讀:
成都傾力保護古鎮 一心建設新農村
常州奔牛鎮千年古鎮古跡難尋
魯迅故居面臨拆遷 拆毀精神比拆故居更可怕
石頭城遺址考古取得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