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國傳統香道文化之香道與古琴、茶道、雅器的相合美學

中國傳統香道文化之香道與古琴、茶道、雅器的相合美學

日期:2016/12/14 22:02:28      編輯:古代建築史

  鼻觀大千,靜參香道。中國香道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曾贊譽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淨身心,能除污穢,能覺睡眠,靜中成友,塵裡偷閒,多而不厭,寡而為足,久藏不朽,常用無礙。”其文精練簡約,卻道出了香之精髓,可謂字字珠玑,香之神韻頃刻映入眼簾。

琴香韻深,意蘊交融
香之韻,在於觀形、嗅味,煙霧時聚時散,時開時合,靜如山叢,動若流雲。故而香自古與琴合為伴侶,氣隨音溶,繞梁三日終不絕,氣韻在音律亦在,氣散音在氣亦附。香氣有形而無形,音律無形而有形,音隨煙動、煙隨音展,無形有形構築成一幅有形的聽覺,觀音聽香溶為一體,給人的身心帶來前所未有的深遠享受。把無形變有形,有形亦無形,待香盡曲終,使人經歷了一種從物質到精神的一次大顛神游,進入忘我境界,使天地乾坤集於胸中。

茶香味遠,品古說今
香與茶,韻在交融,香蘊氣、茶蘊味合二為一稱“氣味”。品香啜茗自古有之,啜茗知味益在身心。焚香增韻意在神游,茶與水交融出真味,香與火互燃吐真香,品真味識真香,亦存亦失,交替互溶,誘神出游,遨游於天地,存乎於氣味中,實乃一大境界。暢歷於各時代,臨古之祀天,同漢武賞香,與李白邀月,塞外金戈鐵馬之聲不絕於耳,與古人、與歷史會心交流,乃真韻也。

器香合一,禅意隱現
品香賞爐得韻,痕跡猶存,伴月、陪琴、熏賬、計時、香幾、香案、香凳及古遺各式爐具,都感觸到香之韻味。觀古寺之上空袅袅煙波,與虔誠進香各色人等,使香與佛與人與自然呈現出一幅諧韻。人借助香與佛交流,佛借助香與人貫通,萬般氣象皆溶於香中。


  正所謂“爐寒煙散韻猶存”。香之氣在於嗅,香之煙在於賞,香之韻在於感。香之神韻歷經了幾千年,伴人陪物,韻味悠然,香氣入鼻,韻成天然,悠然而至,復又悄然離開,若即若離,是何等之韻味,何等之意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